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财经 >

财经

葛兰炒股,亏到窒息

发布时间:2023-05-12 16:34:02

最佳答案:5月12日,算下来,公募REITs在国内已经走过了三年时光。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公募REITs,又叫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酒店

  5月12日,算下来,公募REITs在国内已经走过了三年时光。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公募REITs,又叫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酒店商场、工业地产、基础设施等。

  中国对公募REITs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20年4月,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

  2021年6月,首批9只公募REITs正式上市,那年也被看做是中国公募REITs元年。虽然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但目前我国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并不是地产,而是基础设施——高速公路、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清洁能源这些。

  公募REITs的运作模式也不复杂,城投平台、国有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非标融资等方式获得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后通过使用者收费(如租金)等形式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来给投资者产生回报。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某地方要修一条高速公路,通过REITs方式融资10个亿,等路修好了,用这条路产生的收益来作为回报:一起筹钱修路,一起分享收益。

  截至2023年5月5日,我国已累计发行上市27日公募REITs产品,募集资金超900亿元,回收资金带动新项目投资近4500亿元。

  看似如火如荼的局势下,公募REITs却没有想象中的好收益。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梳理,27只公募REITs的4月月度总回报率为-4.83%。而且,2023年初至4月28日,已有21只REITs产品跌破2022年末价格,仅有6只REITs年内实现正收益。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拿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来说,2023年一季度,其收入1604万元,净利润亏损1177万元,是27只公募REITs中唯一亏损的。

  此外,根据新经济e线的梳理,中证REITs指数年内跌幅达10.84%。和沪深市场其他32个核心指数相比,排在倒数第一。

  表现不佳背后,是底层资产收益的下滑。刚才我们讲了,目前国内的公募REITs,基本都是以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许多物流园和产业园的出租率都下滑了,这也正是部分公募REITs收入和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是公募REITs的忧伤,但如果把视野放大一点,感到忧伤的,远不止公募REITs。

  2

  亏麻了

  公募REITs只是整个公募基金亏损的冰山一角。

  早在大半年以前,市场上就流传着一张名为“2022上半年亏钱基金经理”的排行榜。在这个榜单上,以葛兰、谢治宇、蔡嵩松为首的一众明星基金经理,都亏惨了。

  彼时,21位年内管理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的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只计算基金第一位基金经理),有14位旗下至少有一只基金年内亏损超过15%。

  再从整个2022年来看,根据第一财经的梳理,去年亏损前十的基金产品,亏损金额都在百亿左右,其中有7只亏损超过百亿元。其中,亏最多的正是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亏了192.54亿元。

  这钱什么概念呢?我们来做个对比,恒大现在的总市值是217.8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是192.8亿,也就是说,葛兰一年亏的钱——

  几乎能买下一整个恒大。

  如果你还没概念,我们来个更简单的对比,假设你每个月存1万元钱,要存够葛兰亏的这192.54亿,你要存上——

  160450年。

  咱们的读者里边,可能有人花上十几年,也能赚到这笔钱。但对于平凡的我来说,就是从石器时代存到公元2500年,也不一定能存够。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巨亏背后,是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翻车。

  根据2022的年报数据,整个公募基金市场基金数量大概有10473只,各类基金在去年的合计亏损达到——

  1.47万亿元。

  最惨烈的是主动权益类基金,2022年亏了近1.3万亿元,95%以上产品都是亏损。按照有些行业内人士的说法——

  2022年,投资人只要将钱存在余额宝里不动,就可以轻松打败市场上98%的公募基金经理。

  无数基民,真的是感受到了窒息。

  3

  巨额管理费,合理吗?

  基民亏麻了,基金经理却未必。

  尽管亏损高达1.47万亿元,但2022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费用1458.26亿元。这个数字,较2021年同期增长2%,较前年的同比增速超过50%。

  在这其中,很多基金经理依旧拿着巨额的管理费。

  还是以葛兰为例,她不仅在中欧医疗健康上巨亏,在其他产品上也遭遇了亏损。有人统计了一下,2022年她的总亏损达到284.55亿元,但这并不妨碍她旗下的产品拿到13.6亿元的管理费。

▲图源网络

  前段时间网传美女基金经理1.7亿购上海豪宅,有人就暗戳戳地指向葛兰,搞得葛兰赶忙出来辟谣,称自己与豪宅无关。不过想想也是,如果真拿着投资者的血汗钱住进豪宅,她恐怕也睡不着吧。

  但这背后的扎心真相也随之浮现:尽管基金产品亏钱,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依然能赚大把的管理费。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银河证券数据曾显示,2020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57.54%,但同期持有权益类基金基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9.19%。

  再如中邮基金旗下有一个叫“中邮核心成长”的基金,15年来净利润亏损合计达93.8亿元,但丝毫没有影响基金公司收取了29.67亿元的管理费。

  更扎心的是,很多基金经理的操作也未必比散户高明。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报共有65只个股被基金持有总市值超过100亿元,为首的正是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这些股票。

  这就奇怪了,整个A股有近5000家上市公司,优质龙头白马也不少,这些基金就非得挤在一块?

  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基金抱团确实能让资源向一部分优质的大企业集中。但纵观过往,很多“妖股”背后也都有基金抱团的影子。一个经典的例子是2019年的兴齐眼药,股价一度从15-20元附近暴涨到近百元。

  但后来有人发现,这样一个年涨5倍的“妖股”背后,竟然是富国基金在控盘。

  当时富国基金旗下的21只产品,在2019年二季度开始大举买入兴齐眼药合计约789.21万股,占兴齐眼药流通股比例14.73%,市值为7.5亿。

  这不是抱团,这是在坐庄,等着收割散户!

  过去数年,很多人似乎默认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逻辑。但我想说,存在也许合理,但并不一定合规、合法,也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

  如果机构都在挖着坑等人跳,以后谁还敢买?资本市场的信誉何在?

  是时候变一变了,还是那句老话——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