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财经 >

财经

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有效:合力稳住基本盘 供需发力扩容量

发布时间:2022-12-19 20:24:54

  2022年12月19日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2月15日公布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前11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145万人,提前1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今年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就业工作遭遇严峻挑战。这份最新出炉的成绩单可谓来之不易,反映出各地各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取得的显著成效。

  合力稳住基本盘

  今年就业形势有多艰巨?

  先看任务目标。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但实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是近1600万新成长就业人口。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创历史新高的1076万,加上400万中职毕业生等,大量农村劳动力还面临转移就业,近千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落实工作。这几年,我国就业总量持续承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任务十分繁重。

  再看超预期因素。在复苏艰难的国际环境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服务业、消费领域、中小微企业受困面比较大,部分行业企业短期经营困难,用工需求减少,企业稳岗压力有所加大。城镇调查失业率的走势最为直观:今年1月份、2月份开局总体平稳,3月份快速走高,4月份达到6.1%的高位,在多方努力下,5月份之后就业形势出现积极变化,7月份进一步回落到5.4%,9月份受疫情多发散发影响,5.5%的数值比前期有所上升,11月份升高到5.7%。就业稳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趋势,但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凸显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看中长期趋势。“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亟待纾解的“堵点”。“十四五”期间,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加速进行,高质量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凸显。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稳就业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2022年,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结构性政策和微观政策,都从“量”和“质”两方面进一步优化,同时根据就业形势新变化进行了及时调整。

  供需发力扩容量

  从供给侧看,只有稳住市场主体,才能撑起9亿多劳动力的就业基本盘。

  4月份以来,我国陆续推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江西省遂川县工业园区的江西吉安海升电子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电子线路板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受益于当地启动免申即享机制,11月底,该企业享受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77.12万元。今年,众多像海升电子这样的中小企业获得不少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增添了底气和信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职能部门加快政策落地速度和效率,对市场主体“供氧”又“输血”,助企纾困、恢复元气。

  从需求侧看,只有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才能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高校毕业生群体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大多数,促进这些青年群体就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今年以来,青年失业率一度达到19.9%的峰值。这既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也从侧面反映出吸纳青年就业较多的第三产业恢复缓慢。另外,还有线下招聘受阻的因素。

  怎么破解?从“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到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从民营企业招聘月,到搭起国企与毕业生桥梁的国聘行动,截至今年9月,各地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近12万场,发布各类岗位信息超过1亿条。与此同时,线上招聘已经从发布岗位信息扩容到视频面试、AR探企、线上签约等多种功能。各地积极引导青年到中小微企业、城乡基层就业,稳定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正是持续加大对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帮扶,青年人失业率连续下降。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马上就到年底,很多农民工准备返乡过年。

  湖北省松滋市向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寄去一封“家信”。信中,松滋人社局表示,将向老乡们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就业招聘、政策扶持、权益维护等服务。

  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是一项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把保障脱贫人口就业放在优先位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村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继续保持增长。

  这一年,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打工有了方向。在广西南宁,“小梁送工”盘活30多家企业农业基地与广西搬迁规模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震东社区的用工合作关系,帮助每个务工居民日增收入100元至300元。贵州实现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含监测对象)341.5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87%。

  这一年,创客们的创业创新精彩纷呈,许多人靠智慧和勤劳创出一片天地。每年1300万城镇新增就业大部分是新增市场主体、初创企业增加的就业岗位,令人鼓舞。

  这一年,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很多新就业形态领域催生了新职业。现在,我国以网约配送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为代表的新职业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正为更多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