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基金获批!银行系公募基金时隔六年再次扩容
时隔6年多,再度有银行拿到公募基金牌照。
近日,苏州银行(7.690, 0.21, 2.81%)发布公告称,已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设立苏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正式获准设立苏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新基金”)。
根据公告,苏新基金由苏州银行持股56%,新加坡凯德基金持股24%,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持股20%。这也是继2016年6月恒生前海基金获批设立后,时隔近6年半,再度有银行系公募基金牌照发放,苏新基金成为第16家银行系公募基金。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银行追逐公募牌照是大资管时代谋求多元化发展的选择。而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银行系公募基金的加入有助于活跃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推动公募基金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银行借力实现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在公募基金牌照开放扩容的当下,各类型资管机构都在积极谋求公募牌照,其中不乏有银行的身影。以苏州银行为例,他们对公募基金牌照的谋划,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4月。当时,苏州银行在《2019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中便曾提出要“推动合资公募基金公司设立工作”。
“银行追求公募牌照,最核心的意义是实现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盈利空间正在变窄。存贷款利差趋小,银行需要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而在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大资管行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管理费用,并不受息差收窄的影响。“并且,随着金融的深化改革开放,资本市场会有很多机会。”曾刚表示。
客户日益增长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需求同样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希望拓展公募基金牌照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银行拥有理财子公司牌照,但仍然在谋求公募牌照。因为尽管二者在产品领域方面会有一些重叠,但由于监管规则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核心投资能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曾刚表示,拿到公募牌照能够帮助银行进一步补充产品体系,丰富权益类产品类型,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本着公募基金差异化发展的原则,银行系公募基金的发展,可以结合母行在资管领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并且和母行其他牌照错位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互相之间有效互补,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曾刚表示,与母行的互动和协同,是银行系公募发展的一大特点。
政策鼓励优质金融机构进入公募行业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共有基金管理人154家,管理的基金数量有10263只,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为26.59万亿元。
苏新基金获批后,我国银行系公募基金扩容至16家。另外15家银行系公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工银瑞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中银基金、建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招商基金、兴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民生加银基金、中欧基金、中加基金、鑫元基金、上银基金、永赢基金、恒生前海基金。
鼓励优质金融机构进入公募基金行业正是政策所倡导的。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同时,《意见》还进一步明确,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优化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牌照准入制度,在“一参一控”前提下,继续适度放宽公募牌照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有潜力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公募基金一直是竞争激烈的资管行业。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的加入有助于活跃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推动公募基金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走上专业化与创新发展之路。同时,在经济转型升级、“房住不炒”、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居民财富管理空间广阔、潜力深厚,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足够容纳各类主体共同参与。
“银行系公募基金要利用银行的长处。当前,银行依然有很多的线下网点,也在积极开拓线上银行,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都是银行流量获取的重要渠道。银行系公募基金可以借助银行的客户渠道进行销售,在业务上可以和银行形成协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渠道中的客户尚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以银行自身渠道为基础,既能满足银行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也能借销售公募基金来提升银行中间业务的销售额,是银行系公募基金的最佳“打法”。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多样化而言,券商、银行、保险公司等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入公募基金行业能够极大地丰富该市场,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在不同期限、不同类别、不同风险偏好上的产品选择。
不同类型的公募基金有各自的强项。黄大智表示,整体来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公募基金,银行系公募基金固收产品竞争力更强。“这与银行体系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银行本身就比较擅长银行系资管。相对而言,其客户的风险偏好也更低。”黄大智说。
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壮大,公募基金发展速度较快,在份额和规模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其业务模式也在创新,这都给公募基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黄大智表示,对于银行系公募基金而言,还是要守正创新。一方面,对于目前整个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而言,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银行系公募基金要守住其在固收产品中占优势的基本盘。另一方面,随着国债收益率中枢的下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性价比”相比于权益类产品逐步下降,整个财富管理市场逐渐向权益类市场倾斜。同时,随着“90后”“00后”群体成为财富管理市场上的主力,他们的风险偏好显著提高,银行系公募基金在权益类产品方面也要有所创新。
“公募基金主要是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在债市和股市中获得高于普通投资人的收益,所以真正关键的是公募基金是否能为客户创造收益,这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办好公募基金公司的关键。”盘和林表示,银行系公募基金要从人才方面下功夫,引入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同时,也要在公募基金收费方面做权衡,是选择低收费、被动投资来吸引投资者,还是以高收费、主动投资来吸引投资者,要“量体裁衣”。
黄大智表示,从未来的增量情况来看,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给了整个市场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目前,我国正处于个人养老金产品起步阶段,是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对于个人养老金而言,产品更需要长期性和稳健性,在这一点上,银行系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子公司,都有潜力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