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8月31日,15个省(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
最佳答案:民银行官方微信今日发布了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文章,文章指出,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
民银行官方微信今日发布了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文章,文章指出,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文章称,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各项工作,坚持人民性、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历经理论研究、闭环测试、开放试点三个阶段,推动数字人民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先后选择15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综合评估确定了10家指定运营机构。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架构等顶层设计已通过全方位测试,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验证。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和竞争选优的机制,不仅有效调动了市场机构的积极性,也为其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2022年以来,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各商业机构还开展了多次市场化推广活动,有力促进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精彩亮相,满足了场馆内观众的移动支付需求,也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创新支付方式。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绿色骑行活动,为实施“双碳”战略提供新抓手。多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支持线上线下渠道办理各类公共事业缴费,利用数字人民币发放退税资金、医保月结款专项资金、困难群众帮扶资金、“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资金等。此外,数字人民币服务下沉到县域农村,基于农产品销售、惠农补贴发放等特色场景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助力“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
文章明确,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持续推进。具体来看,一是强化基础产品供给。通过“数字人民币”APP,便捷提供兑换、支付、钱包管理等服务,支持线上线下全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出多种形态的硬件钱包,探索软硬融合的产品能力,并针对“无网”“无电”等极端场景,研发相应的功能。发挥数字人民币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推出差异化的对公支付结算方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探索智能化产品应用。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方面有信任优势、互通优势和后发优势,有利于提升交易透明度和资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结算和合规成本。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经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
三是完善无障碍适老化设计。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弥合“数字鸿沟”,把践行普惠金融、打造符合“人民性”原则的数字人民币产品体系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的重要理念,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无障碍纳入全盘规划之中。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特征,人民银行提出了“控源头、建体系、可扩展、有温度”的包容性设计理念,并对软硬件产品都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四是坚守安全底线。人民银行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将安全底线始终贯穿于数字人民币应用全生命周期。为确保技术先进性,人民银行不预设技术路线,坚持长期演进、持续迭代、动态升级理念,采取竞争选优策略,支持稳态与敏态双模共存,基于多地多活、单元化、分布式、松耦合架构设计原则构建央行端系统架构。指定运营机构根据自身需求及技术优势自行选取本机构技术路线,确保系统满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并发量以及各项业务连续性要求。自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相关业务运行平稳,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