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全区共设置出入卡口1700余个,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实施“一看一测八问一账”,开通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热线,体现城市温度,还有每天近6000名干部下沉到社区一线,充实基层力量……一项项务实有力的举措,在滨海新区疫情防控基层一线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2月13日的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滨海新区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区长梁春早介绍说,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滨海新区“双线”作战,一方面夯实基层基础,坚决阻断社区村居疫情传播蔓延;另一方面坚守防风险底线,科学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确保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狠抓排查 严管入口
新区企业数量多,人员流动大,复工压力大。疫情防控的新区之战是天津疫情防控阻击战重要战场之一。针对返工返岗带来的潜在风险,滨海新区狠抓排查、严管入口。
全面排查外地来津返津人员,完善街道、社区、家庭防控工作体系,强化公安、卫生健康、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等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网格化管理,开发专用软件,供企业、村居、卡口等处详细快捷地了解、输入来津返津人员信息,做到实时上传、信息共享,来有登记、行有踪迹。
在社区、村庄、自然小区、公寓等地设置出入卡口1700余个,全区统一标准,实施小区入口“一看一测八问一账”措施(看是否戴口罩。测体温。八问:是否本小区人员,访问谁,是否近期由湖北来津,问姓名,问居住地,问身份证号,问电话号码,问抵津时间。一账是做好问询记录台账管理),为本小区居民发放统一标识的通行车证,利用流程图将所有注意事项逐条列出。充分运用二维码等现代科技手段,做到居民小区入口排查登记快、准、实。
下力气做好“精准隔离”
滨海新区下大力气做好“精准隔离”。对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对全区居民逐门逐户登记,建立外地来津返津人员动态监控机制,率先推行疫区来津人员垃圾单独分类处理。率先制定社区防控16条导则,将管理对象延伸到确诊病例密接者的密接者,对隔离方式、职责分工、工作原则等予以明确,指导社区科学隔离防控。采取微信点买、付费二维码到家门口的方式,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清理生活垃圾。
防控的关键是让每一名市民“守住自己”,为了提高市民的自我防控意识,促进防控知识入脑入心,新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明确“六有八查”的工作要求(“六有”指的是有流动宣传车、有宣传队伍、有宣传载体、有各类宣传品、有区域新媒体宣传平台、有完善的微信群;“八查”指的是查大喇叭是否滚动播放、查标语口号是否有氛围、查测温措施是否落实、查外来人员特别是湖北人员是否登记到位、查消毒液和测温计等物资是否有保障、查工作人员是否到岗、查基层党组织是否发挥作用、查包保村居的干部是否履职尽责),无缝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家喻户晓的宣传声势。同时,为纾解居民久居在家等现实问题或因疫情变化产生的负面情绪、恐慌心理和行为,开通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向公众提供便利、安全的心理支持服务,体现城市温度。
每天近6000名干部下沉到社区一线
目前,滨海新区成立社区防疫临时党委、16个街道临时党支部和近300个临时党小组。5个开发区、21个街镇、区级机关部门每天近6000名干部下沉到社区一线,充实基层力量,由街镇统一调配,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号召老党员“站出来、戴上红袖标”志愿支援村居防控,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志愿者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解决基层人员力量薄弱问题。
同时,制定行动方案,从区级机关及相关部门抽调94名工作人员,组成30个小队,发挥“小队伍、短平快、游动哨”优势,深入社区、农村、医院、企业、三站一场等重点点位查找问题,制定“负面清单”,督促24小时内整改,形成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