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从2013年5月30日起,已经闭馆的自然博物馆老馆中展出的8000余件标本陆续开始“搬家”,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养护、修复,以便以崭新的面貌在新馆展出。大白鲨、蝠鲼、犀牛等昨天最先“搬家”,受空间限制,转移这些大家伙不仅费了不少力气,更动了不少脑筋。
三个大家伙搬了俩小时
不光费力气还得动脑筋
位于一楼水族馆展区的三个大型海洋生物标本最先“搬家”,分别是翻车鲀、大白鲨和蝠鲼标本。三个家伙一个比一个大,而且都用钢丝系住,悬在空中,给搬运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为此,自然博物馆请来近20名专业搬运人员帮忙。
最先“搬”的是大白鲨标本。给这个体长5米的大白鲨“搬家”需要几步呢?第一步,搬运人员从高处顺下一个绞盘,对悬在空中的大白鲨进行固定;第二步,剪断固定它的钢丝绳,绞盘逐渐下放,大白鲨从空中缓缓落到地上;第三步,十几名小伙儿齐力将大白鲨搬到存放区域。
翻车鲀第二个“搬”,别看它体型较小,但搬运起来也不轻松,因为正下方就是水池,搬运人员使用同样的办法将它从高处放下,并横跨水池搭了一部长梯充当小桥,才完成“搬家”。
长4米、宽5.8米的蝠鲼是最难“搬”的,它体型大,嘴巴突出、尾巴细长,稍有不慎就可能折断,而从展区通往存放区的通道只有两米多宽,经过测量无法进行搬运。搬运人员又查看了一楼的另一条道路,同样受到空间限制无法搬运,这可怎么办?很快大家发现,虽然蝠鲼体型庞大,但却呈扁片形状,没有什么厚度,而场馆的高度很充足,可以利用楼梯先将蝠鲼搬到二楼,再从恐龙区旁的参观通道返回一楼。说干就干,搬运人员将蝠鲼竖着搬起,“前面抬高,后面放低,注意尾巴……”在其他人员的提示及一番左躲右闪后,蝠鲼成功通过二楼转移到一楼存放区,十几名小伙儿这时都已大汗淋漓。看了下时间,搬运这三个大家伙,一共用了俩小时。
大到“恐龙”小到“蚊子”
8000件标本陆续“搬家”
据自然博物馆技术部吕主任介绍,为了新馆布展,要将8000余件标本陆续从展柜或展区转移出来,需要养护的标本大到恐龙化石,小到蚊子标本。之后将不在新馆展出的标本熏蒸后放回库房,将库房中今后要展出的标本与现有标本集中,进行养护、修复。预计整个养护工作将持续到10月,之后根据新馆的需要陆续布展。(记者王昊通讯员高维军摄影记者赵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