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市政府正式发布《天津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历时3年的水利普查,全面查清了天津河湖基本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情况,首次摸清了全市水利“家底”,形成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细致、系统权威的基础水利信息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根据国务院规定,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0年5月,天津水利普查全面启动,全市5400余名普查人员,深入16个区县、266个乡镇(街道)、5390个居民(村民)委员会,对8个国家规定项目和3个天津自选项目进行了普查,共清查对象27万个,普查对象45万个,填写普查表6万多张,形成了以“一套普查表、一个数据库,一张空间数据图”为主要内容的11项成果。
普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192条、总长3913公里,4级以上堤防2160.7公里,水库28座、总库容26.79亿立方米,水闸3108座,泵站3266座,河湖取水口1996个,水土保持面积784.9平方公里。
市水务局负责人称,此次水利普查不仅全面掌握了水利基础数据,还将进一步完善水利统计体系,加快水信息平台建设,深入研究普查成果,力求通过一系列本底数据,有效破解制约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难题,使更多水利成果服务于民计民生。(记者 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