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上午做体操、午睡后学唐诗、晚上还能看电视……在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流浪儿“小叮当”住了6个月后,“小尖脸”变成了红扑扑的小圆脸。
3岁半的“小叮当”是聋哑儿童。约6个月前,小叮当的父母将他遗弃到北京西站,当西站警方发现他时,“小叮当”已经独自在那里转了10天了。这10天里,就靠北京西站的路人递给他吃的、喝的生活。在救助中心生活了几个月,小家伙长高了,也长胖了,见人就露出开心的笑容。
据市民政局介绍,截至11月30日,类似“小叮当”的流浪儿,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0年来已救助5798人次,其中5749名受助未成年人已经回归家庭和社会。今年,全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约1100人次,同比去年减少20%。
不满16岁的张建初中毕业就从陕西跑到北京“找工作”,很快却过起了流浪生活,脏乎乎的手和脸上都皴了。张建来到救助站,工作人员不但给他做了健康体检,还给他准备了从内衣、内裤到外衣、外套全新的衣服。与张建家乡民政部门、派出所联系后,因为张建家庭贫困、父母无法来北京接孩子,工作人员和当地民政部门,又一路接力护送他回家。
像小叮当、张建这样的未成年流浪少年儿童,主要是由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在街头巡查时发现后送来的。其中,流浪乞讨的占三分之一,务工无着的占近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主要是被父母遗弃、被偷被骗、寻亲不着、离家出走的孩子和服刑人员子女等。
“在这里工作,没有爱心、耐心和善心根本不行,要比妈妈那样对待孩子还要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育管理科科长王立红说,“对待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发发脾气,甚至骂几句。但对这里的孩子不可以,只能耐心引导。”她说,孩子们都很可怜,当孩子生病时,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送他们去医院看病。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03年由一所废弃小学改建而成,当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救助管理制度建立初期,主要为受助未成年人提供基本保障型救助服务,如饮食、住宿、医疗和通讯联系、帮助返乡等。目前,中心还为受助未成年人提供文化知识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发展型救助服务,传统的以回家为导向的服务,已经向以回归社会为导向的服务过渡。(通讯员 李婧)
(采访中被救助儿童的名字均为化名)
链接
救助保护中心的一天
早上6时30分,天还有点黑,孩子们就已经起床开始洗漱了;
7时,天蒙蒙亮,他们中大一点的孩子们开始打扫室内外卫生;
7时30分,孩子们开始吃早餐,每天早上一个鸡蛋,还有面包,每个星期都有三天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
9时,一部分孩子开始在站内上课,接受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学龄前儿童开始接受幼儿教育;
10时,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开始户外活动。“小猫喵喵喵,睁开眼睛伸懒腰…”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操;
10时30分,孩子们开始室内活动,老师弹琴,他们跟着一起唱歌,有的孩子还跟着音乐的节奏打着拍子;
11时30分,孩子们洗手,准备吃午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用毛巾。随后开始吃午餐,有两荤一素,工作人员随时为孩子添菜、添饭;
12时30分,孩子们开始午睡了;
14时30分,睡醒了的孩子们开始吃水果;
15时,孩子们开始上课,小班的孩子们开始学唐诗;大点的孩子已经开始在站内学习外语、数学等文化课;
16时,孩子们出来开始活动,有的踢足球,有的跑步;
17时30分,开始吃晚饭,晚饭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
20时40分,孩子们开始洗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牙刷、杯子、毛巾;
21时30分,熄灯,孩子们躺进温暖的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