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成都高新区投资重点建设计划中,属于天府新区高新片区中和组团的建设项目共41个,总投资匡算为138.5亿元,今年,用于中和组团建设项目的财政资金支出预计将达26亿元,约占成都高新区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财政总支出的一半。
在新川创新科技园,周边路网体系等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建设;而与新川创新科技园毗邻而居的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除周边道路加速建设之外,这个月也将全面进场开建。
加速把“规划图”变“施工图”。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所在的天府新区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其道路骨干的“三横三纵”道路中的红星路南延线(化龙路—双流界段)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到2013年年底,中和组团19个公建配套项目也将全面建成。而更让人期待的,是作为一座直面全球的产业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产城一体下的“自然之美”
目前,在天府新区高新片区最北端,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周边路网正在加速建设。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建设投资方、成都高新绿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简振华表示,作为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重点建设项目,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将于近期全面开建。
简振华介绍说,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是一个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周期长达5年的产业项目,作为西部首个低碳环保产业园区的“标签”,除了直指产业高端的方向,以及每年120亿元的高端产业“绿色”产值之外,园区基于产城一体理念力求呈现“自然之美”,规划细节甚至精确到了如何应用自然山丘的落差高度。
“项目规划之初,我们对500亩园区用地进行实地勘察时,发现区域内有自然形成的坡地,若按建设投入资金与使用率测算,将这些坡地削峰填谷最直接,但最终我们选择了‘迂回’的规划设计。”简振华所言的“迂回”规划设计,实则是基于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让规划回归“自然之美”。“我们测算过,在500亩园区用地中,坡地之间的最高落差达到了17米,而我们的设计,落差将保持这个‘17米’,从建设理念之初,就体现低碳、环保、科技的元素。”
在简振华看来,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的发展方向从吸引全球高技术孵化到全球企业总部聚集,都应体现产业高端,而就规划本身而言,园区自身的规划建设,也是产城一体的高端示范样本。“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项目位于天府新区高新片区最北端,在指南针上,‘北’意味着最高点,从宏观的产业形态到设计的细节管理,吸引高端、呈现高端、聚集高端,是我们的目标,也是责任。”简振华表示。
据悉,作为西部首个低碳环保产业园区,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项目定位于以节能减排技术、膜技术应用、高浓度污水处理技术等产业链为核心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和以分布式产能供能、移动用能供能等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智能能源微网产业集群。
来到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沙盘前,一弯清流穿梭于总部基地、研发实验室、企业孵化楼之间,显得别样灵动,深入了解方知,贯穿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的人工湿地,其水源均来自园区内部的中水。中水回用系统将园区污水“消化”再回用,而通过生物滤池、中水循环系统等能源的交互循环再利用,这个“高智商”的园区可有效节能30%以上。
立足全球建设与招引同步
目前,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进入全面建设倒计时,简振华的电话频繁响起,除了规划设计与建设机构的来电之外,最远的电话则来自万里之外的美国。
“招技引智的视野是全球的,而从推进思路上,我们也作出了很大的调整,不再是‘筑巢引凤’,而是更主动的‘引凤筑巢’。”简振华表示,紧随项目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也在同步进行,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引智引资常驻机构已设立完成,眼下已有节能环保与城市智能能源微网的全球知名企业与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进行对接,园区立足全球,将相关领域的潜力创新技术、人才吸引到天府新区进行创新孵化。
站在成都低碳环保科技园沙盘前,简振华勾勒着园区一期建设的主干,从西部首个低碳环保示范中心、总部办公基地,到创新创业孵化大楼、研发试制中心……而这些并非全部。眼下,简振华和他的团队,正在向欧盟提出申请,力争把继营口和天津之后的西部首个碳交易市场放在成都。同时,在园区里,紧随产业打造的新三板交易平台也纳入规划,在天府新区核心腹地,迅速崛起一个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产业标杆平台。
打造产城一体样板区
天府新区,这片土地不产黄金,但是,比黄金更宝贵的是,它生长着国际化现代化的产业。“把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建成产城一体样板区和创新发展示范区”,这样的发展“高度”,正在提速转化为推进的“速度”。
在天府新区高新片区中和组团内,瞄准产业高端,与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毗邻的新川创新科技园也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今年5月,剑指打造中新未来合作新范例的新川创新科技园,在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开工建设。8年为限,2020年,在中国西部的成都,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创新科技园区将在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崛起。
“新川创新科技园将成为中新合作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园区,以及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新范例。”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新方顾问、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林瑞生曾给出如是注解。
时间刚刚过去3个月,在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的热火朝天建设现场,让“成功范例”的愿景渐行渐近。
眼下,作为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项目,由中新双方合资在成都高新区组建的“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将进行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整体规划、开发,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的,则是已进入全速运行状态的高端产业招引平台。
据了解,在“产城融合、职住一体”的建设理念上,天府新区高新片区采用“6+1”式组团布局,将形成7个相对独立又有机共融的混合功能组团。今年新川创新科技园将计划完成投资约30亿元,即将动工的起步组团包含“天府门户”、“新川之心”,以及位于园区东北的生物医药与生态居住组团。(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