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语录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母亲常说:人只要常做好事不做坏事,无论遇到多难的事也能过得去。我是记住了母亲的这句话,也受益于这句话。
对工作、对事情,我可是个较真的人,干什么都要求自己必须干出个样来,既干就得让自己干好。

高艳龙:行走断层线 高原助藏民
偶遇 他成了藏族女孩的恩人
4月的青藏高原还是寒风凛冽,此时,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监测二队的一队人马已经登上了高原,在甘孜州道孚县麻孜乡的村头架起了仪器,开始了新一轮的项目监测。
这时只见从远处走来一群人,个个背着满是野生藏茶的大竹筐在艰难前行,其中个子特别矮小的一个女子,更是被风吹得左右摇摆。走到近前再看,那晒得黑红的小脸充满稚气,一双大大的眼睛正怯怯地望着这群外来的陌生人。队伍中一个中年男子忍不住走上前,拦住她问:“你年龄还小,正是上学的好时候,怎么就和这些大人干一样的活?你父母呢?”一句话把女孩的眼泪问了出来,周围的几个阿妈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对他说:“这孩子太可怜了,父亲多年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又得了严重的肾病,家庭负担全落她肩上了。你要是好心人,就帮帮她吧。”
正是这一次偶遇,就是这几句对话,一个从东部海边远道而来的汉族普通科技干部——高艳龙,用他的爱温暖了一个西部高原上的藏族女孩——泽玛拥初,更用他几年来无私的资助与关怀改变了她的命运。
随后,高艳龙帮着泽玛拥初背着她的竹筐向她家走去。那其实是个很难称之为家的小窝棚,在半地下又黑又破,里面摆着一张用几块废木板搭成的床,一个妇人躺在上面。拥初告诉他:“平时是爸爸睡在这张床上,妈妈晚上就睡在柜子里。”高艳龙看看墙边没有顶盖的柜子,不禁热泪盈眶。他想,尽管我不能解决她家里的贫穷,但我至少可以帮助孩子上学,让她能有一个学知识、学文化的机会。他问拥初:“如果我能帮你,你愿意再去学校吗?”“我愿意,我很想上学,去学汉语,如果我能回学校我该上五年级了。”看到孩子兴奋的表情,高艳龙走过去握着拥初妈妈的手,对她说:“我想资助拥初上学,如果她能上大学,我就资助她直到她大学毕业。”拥初的父母听不懂汉语,当拥初把这一番话翻译给他们听后,妈妈用尽力气攥紧高艳龙的手,流着热泪不住地点头致谢,她知道,眼前这个陌生人就是她女儿的大恩人,他们一家的大恩人。
高艳龙当时给了拥初五百块钱,又给她买了一套干净的衣服和鞋子,还为她和妈妈拍了一张她们一生中第一幅照片。从此以后,高艳龙在高原上便多了一家亲人,多了一分牵挂。每年的三四月份,高艳龙都会按时给拥初寄去一千块钱。去年拥初来电话说妈妈的病情恶化了,高艳龙额外寄去了一千块钱;今年年初下大雪,拥初说家里的窝棚被压倒了,高艳龙赶忙又给寄去了两千块钱。拥初一家也是纯朴、善良的老实人,对恩人的大恩大德不知道拿什么来回报,听说高艳龙有高血压病,身体不太好,就特意给他寄来传统藏药。而高艳龙又怎么能让他们破费?收到药就把多几倍的钱再给他们寄回去,还一再叮嘱千万别再为他花钱,有困难一定要告诉他。去年拥初上初中了,她给高艳龙寄来成绩单,并写信感谢他。高艳龙高兴极了,但听说中学离拥初住的地方远了,上下学既费时间又不方便,他立即让在当地工作的同事买了辆自行车送到拥初家里,还写了一封长信鼓励她,希望她能安心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也会经常打电话到学校了解拥初一家的情况,就连学校传达室接电话的校工都能听出他的声音,每次打电话找拥初,那边就会十分热情地说:“我知道,您就是资助她的那个队长。”
敬业 他沿着断层线不停行走
采访时,坐在我们面前的高艳龙,和善、平实、真诚就挂在脸上,在知识分子的儒雅中又带着几分粗犷,有种风风火火的劲头,像个随时打起背包就可以风尘仆仆走天涯的人。的确,他说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几乎把中国的山山水水都走遍了。
高艳龙是天津杨柳青上辛口镇人,忠厚、老实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当好人、做好事。高中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89年毕业后,他走进了中国地震局监测大队,成了在中国大地上不停行走的“地球之子”,地震监测、地壳形变、板块活动以及工程测量,都是他的工作。入行二十多年,高艳龙几乎没有停下过脚步。青藏高原稀薄的空气中有他沉重的呼吸,华北平原茫茫的夜色里有他奔波的身影,每一处地壳断层线上也都会留下他的足迹。一年中在家的日子多不过两个月,在野外、在路上、开着车、听着歌,几天几夜在荒漠中孤独行走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高艳龙承担过晋冀蒙测区、苏鲁皖测区、三峡库区等多项测量任务,还是《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区域站建设》《首都圈地震示范区工程》《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和监测》等多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为了得到精准的实测数据和一手资料,他和测量大队的队员们必须经常进入到地壳活动活跃的断层地区监测。长时间的野外奔波跋涉,危险就会随时与他们相遇。2000年在承德地区科考时,一辆送牛的卡车把高艳龙他们的面包车直接撞下了山坡,玻璃窗碎了,好几个队员脸上腿上都受了伤,司机的肩膀也被牛角刺得血肉模糊。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是会包扎好伤口继续执行任务。一次在川西高原上,高艳龙一个人开车翻越红军长征走过的夹金山时,车正行在山路上,突然前方出现滑坡,五六块碎石接二连三地掉了下来,距离他开的汽车只有两三米远,他急忙停车并赶紧倒车,但这路他不能不走,前方的队友还在等着他车上的仪器设备呢!也就停顿了那么一两分钟,待掉下的石头少了,他便加大油门,快速冲过危险区及时赶到工作地点。高艳龙说,在野外工作总会遇到些风险,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耽误工作,时间就是金钱,时间也是生命,我们越早拿到准确数据,就越能有把握把灾害影响减到最少,越快地完成任务,我们的队友就能早一天与家人团聚。
2008年5月24日,汶川地震救人任务刚刚结束,高艳龙便带领着监测队员迅速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了地壳形变监测和震后科考工作。他们白天沿着塌方的路前行,暴雨、滑坡、泥石流都不能影响他们工作,晚上住在闷热的帐篷里承受着蚊虫的叮咬,一夜一夜地睡不好觉,也没有影响他们的进度。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了40多天,直到任务完成。高艳龙说,作为监测队员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在2008年,高艳龙做了监测二队的队长,更多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压在他的肩上,在别人看来他只要坐镇总部指挥协调就行了,但高艳龙却坐不住,什么事都要亲历亲为。前方仪器设备出问题了,他会自己开车几百上千公里给送过去;项目进行中与地方人员发生了矛盾纠纷,他也是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就是前方队员工作一切顺利,他也会抽时间过去看一看,用自己高超的厨艺为队友们做几顿可口的饭菜犒劳犒劳大家,这总会让队友们欢欣鼓舞、干劲倍增。这个团队也成了一个“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集体。
在2010年一次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中,高艳龙带着队伍登上了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山路崎岖难行自不必说,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患有高血压的高艳龙几乎寸步难行,即使什么也不干都心慌气短,何况还要扛着仪器行走山路。就是晚上睡不着,白天呕吐不止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要退下来、在困难面前低头。那是一种最朴素的敬业精神在支撑着他,一种最顽强的毅力在支持着他:事,要干就应该干好!
奔波 难顾小家也要顾大家
高艳龙说,他一直没有忘记过父母对他的教诲:人只要别做坏事,到什么时候都能过得去。人心别坏了,对朋友亲戚陌生人都要有个好心肠。他也是一直按父母的教育去做的。行走在藏区,经常会遇到行路困难的藏民要搭车,每次他都从不拒绝,有人告诫他:在这荒郊野外得时刻提防着有个别坏人。高艳龙说,我觉得这社会上还是善良的好人多,如果我们都能心怀诚意地帮助人,善待人,那社会就会多一分诚信、多一些美好!就是对泽玛拥初这些年的关怀与资助,高艳龙也觉得是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
对陌生人如此,对自己上百号的队友高艳龙更是如亲人一般关怀备至。知道大家常年在外辛辛苦苦忙碌无暇顾及家人,他就找时间邀上家属们到队员们工作的附近旅游、探亲;每到年节,大家在外面干活不能与家人团聚,高艳龙就早早地给各家备齐鱼肉蛋菜,拿着地址一家一家地送上门,等这些事都办好了,他也不管驱车多远都要赶到一线去陪着战友兄弟们过节过年。正是这强大的示范作用和以身作则的实干精神,让高艳龙带领的这支队伍凝聚力越来越强,踏实肯干的作风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无论是监测还是科研,别人干不了的他们能干;一个课题提出来,科研小组立马能拉出来,工程中心的软件很快能编出来,同事也都说高艳龙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抓什么有什么,干什么成什么。
但对妻子刘宝芬,高艳龙却是满怀歉疚。这对青梅竹马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走到一起。跟着这个经常不着家的“地球之子”,刘宝芬只有让自己变得更自立自强。连高艳龙都会在我们面前伸出大拇指夸赞妻子:“她很能干,又能吃苦,对我常年在外面忙也从不抱怨,不仅能把自己教师的工作做好,还能把家里的事操持得井井有条。以前孩子小,她自己要带孩子还要忙工作,平时还好说,赶上孩子生病就更够她忙的了。就是这样她也从来不向我诉苦,也从来没影响过我工作。就是我资助拥初这事她也极力支持。只是我到处跑总让她担心这事,让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她。”
今年6月底,高艳龙告诉妻子他去乌鲁木齐参加个学术会议,走后没两天,却没了音讯。刘宝芬那个急呀,二十多年了,她虽然习惯了丈夫不在身边担惊受怕的日子,但像这样音讯皆无的情况还不多见。于是她多方打听消息,又不停地拨打高艳龙的手机,三天后电话终于通了。而这时的高艳龙却躺在乌鲁木齐一家武警医院的病房里。原来他刚刚被摘除了胆囊。这么多年在野外,经常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让他得了胆结石,时不时地疼痛也有三四年了,他却一直找不到时间进行彻底根治,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会让他痛不欲生。这次来乌鲁木齐开会,旧病复发,高艳龙看时间允许,干脆心一横,就近在武警医院把手术做了。七天的会期,他在医院躺了五天,然后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回到天津又投入了工作。高艳龙说:“我趁这个时候瞒着家人和同事把手术做了,一是怕大家担心,二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影响工作,再有就是我也不想总这么留着隐患。现在好了,问题解决了,我又可以踏踏实实,放心大胆地干我的工作了。”
看天色不早,高艳龙便匆忙地结束了和我们的交谈,他说,明天一早六点又要启程开车去山西一个监测基地与队友们会合,这一走也许又要十天、二十天呢。
有爱相伴,有情相随,好人会一生平安!(记者 孙惠英 实习生 赵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