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对接国际化,佛山高新区“二次创业”征程注入国际科技基因,明确珠三角国际科技园的新方向:将在产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公共配套服务国际化三大方面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昨日上午,在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举行了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三大项目落成与佛山高新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启动暨科技金融结合创新推进大会。为广东区域科技国际合作创出新模式的佛山高新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正式启航,借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佛山将为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争夺更大的话语权,在广东省创新体系中发展成为中坚力量。
三大方面拉开国际合作
昨日,佛山高新区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CARITS)签约共建北美中心,佛山高新区国际化之路迈出崭新一步。该中心旨在为佛山高新区引进人才和进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搭建离岸平台和直接通道。
佛山高新区的“二次创业”之路,明确国际科技合作三大方面:产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公共配套服务国际化。
佛山高新区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北美中心这一合作平台,正是佛山高新区国际人才战略部署中的一步。不久的将来,佛山高新区将陆续迎来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地的引领世界科技潮头的科技人才。
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江浙地区一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显示出“人才集聚”战略,比如,截至今年4月份,昆山高新区已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超过3000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近千人。
佛山高新区的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国际化基础,汽车、光电、新光源等产业,均有国际级的企业入驻。“虽然产业有一定的国际化基础,但国际人才引进仍是短板,我们要通过搭建国际平台引进更多的掌握国际顶端技术的国际人才,补充高新区的人才力量。”佛山市市长刘悦伦指出。
另外,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佛山)科技园落户佛山高新区,更是为佛山高新区国际科技产学研之路搭建强支撑。该研究院率先在美国设立了创新创业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北美创新创业中心,研究院与教育部签订“春晖计划”合作、与牛津大学签订国际技术转移合作,为国内各地区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建立了离岸平台和直接渠道,为搭建国际产学研创新平台提供了基础。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邓伟根认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起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解决了高新区资源要素整合的短板,使下一步整个产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向价值链的高端方向发展。除了产业与人才的国际化合作,佛山高新区还将创新产业社区建设,摸索在高新区内建立起具备国际化水准的产业社区。
搭国际合作平台抢占制高点
经过20年的发展,2011年,佛山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超过238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148亿元。经济总量上虽取得好成绩,但是与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
在全国高新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形势下,佛山高新区暂时落在了后面。开发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上海紫竹高新区,2011年单位产值高达220万元/亩。相比之下,规划面积480多平方公里的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单位产值则明显偏低。
在空间载体上,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从面积为3平方公里的禅城园区,搬到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南海狮山园区,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体制上进行重大调整,授予高新区核心园区市一级管理权限,建立独立财政,并要求其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个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另外,建设一整套科技创新体系,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进驻,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必须树立国际化视野,才不会在新一轮发展中落后于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撬起佛山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杠杆”。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继续引入项目形成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正受到土地资源瓶颈的挑战;另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多个区域紧抓机遇积极与国际产业对接,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局面。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产业转移内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大量的国际技术转移寻找区域进行合作,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国际创新人才在国际上的重新布局。
佛山需要搭建一个全新的载体来对接国际产业转移新浪潮,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一更加开放的国际化合作平台,将对国际科技、人才等资源产生引力,在佛山高新区形成聚集。广东省政府寄望佛山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创新资源和人才,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国家高新区。
广东省“十二五”产业规划中提到,广东将规划建设广深研发创新轴、珠三角主体产业带、东西北特色产业带,即“一轴两带”的空间发展布局。依托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构建“广佛创新圈”和“深港创新圈”,形成研发创新轴上的两个核心,以核心带动辐射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珠三角国际科技园的定位,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上抢占制高点,佛山高新区在国际产业格局中,承接跨国技术转移,推动高端创新创业,加速进军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在这里搭建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仅服务于佛山本土企业,更将辐射整个珠三角,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能量,佛山高新区未来可望在广东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成为中坚力量。(吴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