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旧居
王占元旧居
孙殿英旧居
睦南花园
张学铭旧居
一栋栋具有不同建筑风格的小洋楼屹立在五大道旅游区的大街小巷,游人在这里漫步,随意一处院落标牌上的标识都可能让人吃上一惊:“庆王府”“孙殿英旧居”“高树勋旧居”。居住在五大道的近现代名人有近百位之多,他们中既有爱国人士、起义将领、运动健将,也有倒台皇族、下野总统、失势督军和落魄官僚。这不禁让人们产生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名人纷纷选择落脚五大道?他们在小洋楼里发生过怎样悲欢离合的故事?咱们就在五大道游客服务中心的导游带领下参观五大道的十大标志性建筑。记者 张晨
1
民园大楼
乘坐马车游览五大道,首先看到的民园大楼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奥地利著名设计家盖苓设计的连排式建筑。这里曾居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当时王光英在此创办近代化学厂。
2
龚心湛旧居
再往前看是民国总理龚心湛的旧居,从政11年,做总理3个月,走出政坛从事实业,他曾投资捐助修建过大悲禅院。
3
周叔弢旧居
往左侧看,这座英式建筑是周叔弢旧居,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副市长,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他是清朝两江总督周馥的孙子。五大道上有六种产业:军产、教会产、代管的外产、公产、私产、企业产。这里的小洋楼建筑大都在80年至100年之间。
4
金邦平旧居
我们再往前看是一座仿德式庭院,是金邦平的旧居。金邦平是安徽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总办,天津耀华中学的校长。
5
陈光远旧居
在车左边能看到的这个卫生局的幼儿园曾是江西督军陈光远的旧居,他出资一万两白银购地建房,这里原设计形式是英式高级公寓的建筑,但陈光远对其不满意后又加盖了一个八角凉亭,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
6
王占元旧居
我们现在就走到大理道上了,这里曾是毛主席漫步的地方。前面看到的是湖北督军王占元的旧居,占地7亩,投资两万两白银,这里是他为其大女儿老两口和3个儿子修建的,均为英式建筑,但遗憾的是在他故去后的1940年建成。该旧居为英式建筑,现是职工疗养院,获得市劳模的人在此疗养。
7
润园
下面是和平旅馆,主楼重新修建过。毛主席、周总理、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都曾住在前面西班牙式的小洋楼里。这里曾是安徽寿州人,实业家孙震方旧居。建筑标有“润园”,为了纪念毛主席,依旧保存当年主席住过的屋子的原貌。院内建有游泳池,为典型西班牙式建筑。
8
睦南花园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五大道上的睦南花园,也是五大道的后花园,到了4、5月份的时候这里盛开许多月季花,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有多少种月季花这里就会看到多少种。月季花也是我们的市花。这里原是英国的花圃,为五大道各家养花的地方。
9
张学铭旧居
再往前看就是张学铭的旧居,张学铭是张学良的二弟。该旧居为英式建筑,顶部是庙宇式建筑,地砖都是从印度运来的。张学铭于1931年曾任市公安局长、天津市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公园”主任,毛泽东为公园题词。
10
顾维钧旧居
在您右前方的红色英式建筑是顾维钧旧居。顾维钧上海嘉定人,被称为中国第一爱国外交家,曾经作为袁世凯的英文秘书,最早成名是在巴黎和会上。除此之外,他曾经参加过《联合国宪章》的编写,后来定居美国,最后病逝在美国。
特色建筑值得一看
除了上面介绍到的五大道十大标志性建筑之外,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值得一看。
睦南道20号孙殿英旧居
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建筑高大舒展、富丽堂皇、错落有致,拱券窗、矩形窗以及绞绳状双柱等诸多立面装饰均有体现,带有折衷主义建筑特征。该故居为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物的外形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私人别墅里是比较考究的。它共有四层楼,二楼的平台有八根白色的立柱直顶到三楼,显得古朴典雅,三楼的中间四个房间朝南处有四个门通向平台,四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平台。
睦南道139号柯应夔旧居
建于民国初年,建筑面积870平方米,砖木结构,红砖清水墙。主体2层,局部1层。层次丰富,环境幽雅,内部设施完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天和医院院长、中心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柯应夔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搬进了睦南道139号。
“文革”开始后,柯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们被迫搬出了自己的家,借住在不远处的方先之家里。“文革”结束后,柯应夔恢复名誉,柯家又搬回了从前的小楼。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柯应夔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在这里与同事们完成了《临床妇科学》的编写,直到今天,这部书还是中国妇科学的扛鼎之作。
河北路宁静里1号马鸿逵旧居
砖木结构2层楼房,普通公寓式,清水砖墙,坡瓦顶,上开天窗,装修一般,建筑面积共760平方米。马鸿逵乳名三元,字少云,回族,生于甘肃河州。西北军阀“三马”(西北三马,即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甘肃马鸿宾三人)之一,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任民国时期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土皇帝”。1949年溃逃于台湾,在台湾受到排挤,不久迁往美国,1970年1月,马鸿逵病逝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