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能自由行走的“太空机器人”,钓鱼时监测鱼钩的“水下观测器”,不沾蒸汽的新型透明锅盖……从1999年至今,13年来,在滨海新区大港刘岗庄中学刘月升老师的带领下,一所农村学校的学生先后获得了300多项国家专利。在去年《光明日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中,刘月升从全国846万乡村教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前不久,刘岗庄中学再传喜讯,刘月升和他的学生有3项作品入围了即将举行的两个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大赛。
刘月升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电子、机械情有独钟,多年来制作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1999年,他到刘岗庄中学任教后发现,不少学生都对小发明很感兴趣。渐渐地,他开始带领学生从事发明创造。一次,大港组织科技创新大赛,他们设计了3项小发明,最终都获得了一等奖,这让他们备受鼓舞。后来,刘月升在学校成立了科技发明小组,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发明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一时间,刘岗庄中学这所只有300多名师生的偏远农村校声名鹊起,很快成为本市首批承担市级科研项目的学校。
走进刘月升的发明小组工作室,船模、航模、发动机,以及螺丝钉等各类零配件摆满了工作台。刘月升告诉记者,为了降低成本,工作室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从废品站淘来的。刘月升回忆,他和学生的第一项专利是磁性电池,这就是靠学生自己发现得来的。起初,学生们做物理实验时,觉得用大小不一的电池槽固定电池太麻烦,于是师生一起研究,发明了这种带有吸力、可以不用电池槽而首尾两极接在一起固定的电池。
“设立发明课的初衷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探索、研究,提升综合素质,现在看来,很多学生都受益了。别看是农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点儿也不输城里孩子,现在,学生们对钻研科学的热情越来越高了。”刘月升欣慰地说。(记者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