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大铜壶里积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果腹,香甜最好饱婴孩”,这首诗说的就是茶汤。
茶汤作为杨柳青地区的特色小吃,已有百年的传承历史,如今已被列入西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为称道的就数王记茶汤了。
龙嘴大铜壶沏出百年杨柳青茶汤
宫廷技艺传承 “闯关东”北上扬名
今年59岁的王作山是王记茶汤的第四代传人,从小喝着家里的茶汤长大,还不会背书时,就已经能背下茶汤的10多种原料和配料。在他的记忆里,王记茶汤的技艺与传承,永远是父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清咸丰年间,王作山的曾祖父掌握了当时宫廷中茶汤的制作技艺,并在市面上以流动摊点形式经营。光绪年间,王记茶汤规模有了扩大,老哥儿仨王玉和、王玉泉、王玉堂分三个摊点经营起茶汤,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王记”。民国初期,除了王姓经营外,他们的姨表亲也都参与进来。之后,王记姨表亲闯关东,把这种手艺带到了辽宁,与当地的一种叫油面茶的小吃相融合,改良出另一种既有王记茶汤风味,又不失当地油面茶风格的小吃,颇受当地人欢迎,王记茶汤从此在京津之外打响了知名度。
原料细里挑细 配料优中选优
每年中秋过后,天气慢慢转凉,王作山和他的王记茶汤就会来到西青区杨柳青明清街口。王记茶汤以清香、顺滑的口感闻名,原因就在于其制作上对于选料的讲究。“主料要精选颗粒饱满的红高粱米,经过浸水闷制,石碾去皮,最终选取高粱里边的最精华的高粱仁儿,再经过十余次的碾压,变成极细的高粱粉子,然后经过细箩筛选,才能达到我们王记茶汤所需要的原料。配料上,葡萄干、瓜仁等果脯以及红、白砂糖都要优中选优,再撒上秘制芝麻盐儿,沏制成的茶汤才会香味浓郁,口感爽滑不黏腻。”提起自家的茶汤,王师傅引以为傲。
咱卖的不光是小吃 也是技艺
王师傅说,他的茶汤能够吸引成百上千的食客,靠的就是祖传的大铜壶和沏茶汤的绝活。在王作山的家中,龙嘴铜壶不止一个,最古老的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而每天陪他“出摊”的那个,也是80岁“高龄”。“我们王记铜壶比较大,壶本身净重30多斤,一次放煤40斤,水100多斤,加起来接近200斤。要是没有一把力气,掌握不好力道的人很难驾驭它,更别说玩出一些动作花活来。”说起这些,王作山颇为骄傲。
说着,王师傅就表演起了他的看家本领。只见王师傅左手执碗,碗中盛着调成糊状的半成品,右手扶壶柄,双脚撇开站稳,碗口与壶口距离恰好保持在一二尺的地方;右手一抬,开水顺着壶嘴流出一道水柱,王师傅随时变换碗的距离,不让开水外溢。碗中的茶汤逐渐变成浅红色,淡淡的香味顿时飘散开来,和上青红丝、黑芝麻等配料,茶汤便仿佛一道色泽斑斓的诱人菜肴。而王作山这短短一分钟内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更是让人叫绝。
后继乏人 他仍坚持创新
改革开放后,王记茶汤时常受官方邀请走出杨柳青,到过北京、唐山、廊坊以及周边地区。 说到手艺的传承,王作山也有些担心:“靠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混饭吃,我们这种小摊小贩赚不了几个钱。而且卖茶汤分季节,只有冬天卖得才好。所以愿意学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时过境迁,王记茶汤已今非昔比,但王作山仍然在坚持,并积极改进它的配料,以使这种大众喜爱的小吃能够向有利健康发展。 ( 记者 王渐 见习记者 王月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