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从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经过对外省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供给基地为期4个月的审查,新区人社局最终确定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西、甘肃等全国14个省份的劳动派遣机构为新区合作人才输送基地。今后新区将按照人数给予此类人才输送基地相应财政支持,预计这14个省份人才输送基地每年将为新区输送5万名技能人才。
根据《劳动派遣协议》,这14个外省每年可输出劳动力人口将不低于50万人,其中在本地拥有合法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各不少于4家。每年成功举办滨海新区专场招聘会超过3次,每年向新区输送符合《滨海新区年度技能工人紧缺工种参考目录》中人才的能力不少于1000人。这些劳动派遣机构在输送劳动力后期还要建立起完善的跟踪与服务制度,并能协助用工单位解决派送员工的劳务纠纷和争议事宜。
同时,滨海新区人社局将根据《关于开展急需技能工人“订单式”培训实施意见》,对这14个劳动力输送基地给予资金奖励,这些基地每年向新区每输送1名急需技能工人,并签订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认定,给予不高于200元的财政支持。
此外,新区还鼓励这些人才输送基地为新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定向培训技能人才。新区内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可根据自身所需工种和人数向基地内的培训机构提出需求,由当地学校或人才培训机构负责招收无技能劳动人员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80课时,培训结束后由企业和培训机构进行鉴定,合格后定向上岗。同时,新区根据《关于保障急需技能工人供给专项补贴暂行办法》,对被新区确定的“非常紧缺”、“紧缺”的工种,每培训1人给予承接订单的培训机构分别不高于800元、600元的补贴。(记者 袁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