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月13日,国家住建部公布了2011年度新命名的国家园林县城名单,河北省有三个县获此殊荣,栾城名列其中,成为我市第一个被住建部命名的“国家园林县城”。自2010年10月开始申报,短短一年多时间能够创建成功,栾城人是怎么做到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给栾城人民带来了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到栾城进行了调查采访。
初春时节,落叶树木还没有发芽,草地上还是枯黄一片,但走在栾城县城里,记者仍是感受到了心情说不出的愉悦。因为这里道路两侧绿化错落有致,街头游园随处可见,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看着公园里休闲健身的人群,街头游园里坐在石凳上晒太阳的老人孩子,让人感到生活在这座县城里是那样的幸福。
率先争创
只为提升群众幸福感
翻开栾城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时间表,2010年10月决定争创,2011年5月通过初评验收,这中间只有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尽管2007年栾城县就已成为河北省园林县城,但是距离国家园林县城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时间紧任务重,是什么让栾城县下了这样的决心?
“争创国家园林县城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这个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栾城人民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栾城县的机关干部们清楚地记得,在争创国家园林县城的第一次动员大会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公开表明了态度。他们说:“这次争创享受的是过程,最终目的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即使这一次评不上我们也要拼尽全力去做。”正是因为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栾城县的创建工作得民心、顺民意,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
栾城县园林局长程宝利告诉记者,栾城之所以敢于首开先河,在全市第一个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县多年的发展定位。多年来,栾城县一直把县城建设定位为“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省会卫星城”,列入省会“1+4”组团后,该县又提出了打造省会东南生态新城的目标。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没有一个国家园林县城一直是石家庄的遗憾。而经过大力实施“三年大变样”工程,当时的栾城县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具备了争创国家园林县城的先决条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栾城县才大胆提出了向国家园林县城冲刺的目标。
规划先行
科学创建始终引领全局
“这里以前都是废弃的窑坑,到处都是垃圾,是政府花大力气开发,把这里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公园绿地。”提起离家不远的樱花公园,王先生赞不绝口。他说自从这里有了公园,他几乎天天都要到公园里转一转。
建公园绿地首先要有地,在平原县市城区土地金贵程度可想而知。为此在规划占地时,该县首先选择的就是那些坑洼废弃地。与樱花公园一路之隔的廉政公园,利用的同样也是废弃地。
“以前这里到处是大坑,堆满了垃圾,尤其到了夏天污水横流,简直就是臭水沟。现在这里建成了公园,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是全市首家廉政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廉政公园与市二中栾城分校只有一墙之隔,对这里的变化,学校师生们深有体会。
创建园林县城建设中,栾城县始终坚持“科学建设,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聘请南京林业大学著名园林规划设计专家,充分吸收和借鉴全国各地的城市园林建设理念,结合该县地理条件、气候特点、风土人情等,科学编制了《栾城县绿地系统规划》、《栾城县绿地系统绿线规划》、《栾城县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规划》和《栾城县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4个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为科学建设奠定了基础。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原则,栾城县统一规划布局,大力开展公园和游园绿地建设,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不断扩展城区公园绿地规模,先后建成樱花公园、人民公园、历史文化公园、古柏园和廉政公园等标准高、质量优的公园绿地。打造了一批规划起点高、设计标准高、建设水平高的绿化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防护绿化为屏障,以公园广场绿化为亮点的城市园林绿化新格局。“林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目标正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该县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和绿色图章审批制度,认真把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绿化审核关口,实行“一票否决权”。三年来共完成绿化审批项目50项。健全建设项目绿化工程方案审查,加强城市绿化全程跟踪监察,确保建设项目绿化指标的全面落实。
迎难而上
全县干部队伍得到锤炼
2010年10月决定创建,2011年上半年就是初评验收,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困难,栾城县领导干部、群众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以宏大的气魄,无比的决心,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
“这次争创活动可说是对全县效能革命的一次检验。”提起栾城争创国家园林县城的那段日子,栾城县的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个个记忆犹新。栾城县园林绿化管理处处长李山明清楚地记得,该县确定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后,按照规划要求需要新建15块公园绿地、10条道路绿地,11块附属绿地。“每一块绿地都要进行测量,并画出施工管网设计路线以及管网管件施工设计图,平常少说也要用上20多天时间。可县里就给了7天时间,我们处里的4个专业技术员几乎是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个个熬得两眼通红,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拿出了具体方案。”
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过程中,栾城县四大班子领导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始终高度重视,花费心思之多、投入精力之大、动员范围之广、活动开展之深、调度频率之高,可以说前所未有。指挥部主要领导每天早晨7点进行调度,从创园占地的协调、公园的整体布局到一草一木的修剪搭配,从施工质量到保证工期,都考虑得全面周到。也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才形成了全县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抓创园的浓厚氛围。负责施工的人员坚持起早贪黑,在各工地帮助工作,有时连中午饭都吃不上,严把质量关,一砖一瓦精雕细刻、一草一木精挑细选,坚持建成精品工程。资料汇编组3个人两台电脑,白天黑夜连轴转,歇人不歇电脑,在较短时间内,硬是把上百万字的申报资料全部组齐。初审专家组专家见到该县的申报资料后,赞不绝口。实践证明,栾城县的干部队伍是一支经得住考验的高效能团队。
以人为本
全民共建结出幸福果
“是县里处处以人为本,才带来了全民创建的大好环境。”说起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栾城县离退休老干部杨志行感慨地说。他说,群众提出活动场所少,在规划时,县里几个主要公园都安排了活动场所建设,并且每个活动场所都设计安装了配电箱,群众带上音箱设备往配电箱插座上一接就能使用。在街头游园上,也设计安装了座椅、座凳,有的还安装了健身路径。“仅人民广场就有四个活动场所,现在这里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唱京戏的、抖空竹的每天都有好几拨,各有各的活动场所互不干扰。”
在栾城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各项工作中,大到绿化规划,小到一个公园、一盏园灯,时时处处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整治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家园为突破口,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形成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巨大合力。
政府资金不足,各机关单位主动认建认养绿地,形成了政府单位等多渠道筹集绿化资金的格局,有效推动了全县园林绿化的市场化进程,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提供了资金保障。其中,仅交通局、环保局、烟草局、国土局、国税、地税、工行、建行、移动公司等9个单位就认建认养绿地3.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350万元。与此同时,全县各界人士主动参加义务植树,仅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中义务植树就动用单位87个,近10000人参加,共植树2万株,完成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
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该县投资2.5亿元,顺利完成了对城区大桥路、宏达路、惠源路、泰安街、兴安街5条道路的升级改造,“七纵八横”的城市路网框架初步形成。建成了人民公园、樱花公园、古柏园、交通公园等10个魅力景区和现代阳光园、天山新伯爵等多个高品位社区,完成15项公园绿地、10项道路绿地、11项附属绿地建设任务,新增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使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9%,形成了“ 分布合理、绿阴交错、组团隔离、翠带相依、各具特色”的绿地景观格局,实现了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融合统一。去年5月,该县以全省最高分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初评。今年2月,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如今,“出门见绿、抬头见树、处处见场、周边见园”在栾城县城已成为现实。看着身边环境的变化,享受着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成果,不少群众纷纷自发写诗、写歌、谱曲来表达自己由衷的幸福感。正像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段速翔在他自己谱写的天津时调《栾城明天》里唱的那样,真正是“春风化雨百花香,栾城大地换新装……路边常青路,鸟儿把歌唱,小桥流水舞花瓣,湖畔廊下好乘凉……”。新建的历史文化公园,分布着民俗风情、历史演绎、国学精舍、诗词书画、养生健康五大文化空间景域;人民公园,融、颂、畅、幽四个主题游园相得益彰。怡康园、银波园、陶然园、溢翠园等19处街头游园,成了居民养心、健身的“享乐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