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常州高新区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保持常州市第一。今年,常州高新区制订了更高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源表示,园区上下将在重大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做大做强、城市建设水平、创新环境打造五大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重大项目推进上,常州高新区将实施该市“510”行动计划和总投资650亿元的39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国网电气、东风汽车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度,促使华润包装、龙源重工等100个新增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尽快竣工投产。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常州高新区主导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呈现高端化发展,形成以小松、现代、常林等企业为龙头的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千亿级滨江化工新材料产业带,提升汽摩配和刀工具等传统特色产业层次和规模;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园区将支持以天合光能为龙头的光伏产业扩大产能规模,支持恐龙园等文化创意企业加快上市,引进国内外一流生物医药企业和新能源整车企业向专题园区集聚;加快建设新龙国际商务城和新龙国家森林公园,不断提升通江大道商业区和环球恐龙城休闲度假区,全力推动常州综合物流园、临港物流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
在企业做大做强上,常州高新区将打造产业龙头,力争天合光能超200亿,培育小松、现代、华润、新阳等企业超百亿;扩大高企规模,引进专业机构共同帮助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年内新增50家,2015年末达400家;培育上市板块,逐步形成常州高新区的上市企业板块;提升企业品牌,帮助企业创建驰名、著名商标,打造更多的行业领军者。
在创新环境打造上,常州高新区将全力推进天合太阳城和创意产业基地形态建设,完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新能源车辆园区和滨江工业园区的征用动迁;建立完善“新三板”专项扶持政策,全面实施“拨改投”政策;继续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标准战略,积极营造“创新受鼓励、创业受扶持、创优受尊重”的社会氛围。(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