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随着525路、526路、515路、112路等8条公交线路的开通和提升改造,以及120部节能环保公交车的投入运营,不仅填补了大港、滨海高新区及西部片区的公交空白,滨海新区的公交路网布局也在进一步完善,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伴随新区的加快发展,区域交通需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新区加快构建滨海交通体系及双城骨干路网。如今,市民在新区可以看到,津滨轻轨、高效环保的智能公交、集公交和轻轨优势于一体的导轨电车、遍布新区主要交通站点及商业圈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一个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等为补充的大交通网正在新区全面铺开。
轨道交通
双城1小时通达
按照滨海新区轨道交通规划,新区着力建设快速路、快速轨道、快速公交,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新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前,市域快线Z1、Z2、Z3、Z4与新区线B1、B2、B3、B4、B5轨道交通线将织密新区轨道交通网,实现新区核心区至中心城区及多个功能区之间30分钟通达;同时,通过设置于家堡站、滨海西站、胡家园和东海路站4座换乘枢纽站,形成核心区轨道交通网的全覆盖。届时,核心区60%以上居民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轨道交通车站。
据了解,市域快线车辆运行速度将比普通地铁快一倍,高峰时段还有可能实现大站快车、小站不停车,实现区域间快速直达。在开发区工作的李先生表示,“Z4线连接于家堡、天碱、开发区、北塘地区,将来再去这些地方就方便了。”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过渡和补充,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间的首条BRT(即快速公交系统)公交示范线今后也将构筑起双城间高速路与快速路的组合式公交快线网络。
此外,津滨轻轨延长线的地铁9号线继2011年5月实现局部通车后,剩余部分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将实现全线试运营。届时,市民从天津站至中山门站仅需10分钟,从天津站至滨海新区轻轨终点东海路站也只需要约1小时,这将构筑起本市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快速通达的一条“黄金轨道交通线”。未来,京津城际延长线及Z1线也将连通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形成双城间至少三条轨道交通的便利路网。
智能公交
构建滨海现代交通体系
在滨海新区塘沽和平路站,公交智能电子站牌正以字幕滚动形式显示途经公交车距此站的距离。记者近日在该公交站候车时看到,电子站牌为LED动态显示屏,不仅发布车辆进站提示,还显示天气、新闻等公共信息。市民刘大爷说,“智能电子站牌让乘客可以根据车辆运行情况选择乘车线路,非常人性化。”据悉,目前在新区,已有100余个公交站设置了这样的电子站牌。
滨海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近两年投入运营的公交车都安装了GPS定位设备,占公司全部运营车辆的70%。在综合运用全球定位GPS、无线通信、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基础上,滨海公交采用包括现场调度、公交智能电子站牌、视频传输与监控、数据管理等的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解决公交调度指挥难问题。据统计,新区目前运行的1000余部公交车辆中有600余部实现了智能化,50条公交线路中有12条已启用智能化系统。
通过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调度员在调度中心可实时查看调度图,掌握驾驶员发车时间、行车间隔、车辆行驶轨迹等公交运营情况。据调度员们介绍,车辆出现故障、事故、交通管制等非正常情况时,系统会提示并自动修正班次间隔。同时,他们也可进行人工干预,增加或减少车辆,保证车辆正常间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发展将改善新区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滨海新区现代智能交通体系的形成。
公共自行车
完善交通“最后一公里”
在新区客流集中的交通站点及繁华地段,一排停放整齐、统一规格的红色自行车格外醒目,这便是滨海新区2010年推出的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津滨轻轨市民广场站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实地体验租车服务。在值守人员的指导下,记者将城市公交一卡通贴近锁车门架的刷卡感应区,在“嘀”的一声轻响后,与感应区相对应的自行车车锁便自动与锁孔脱离,记者成功取出一辆自行车,整个过程耗时不到半分钟。
据介绍,公共自行车系统全程采用自动化服务模式,即由租用人持本市城市公交一卡通到租赁点刷卡提取车辆,使用完毕后可到任意一处租赁点刷卡还车。使用一卡通时,市民首次办理租车卡需先交押金200元,租赁自行车第一小时免费、第二小时一元、第三小时两元。记者还车时,公司职员小孙正准备取车,他说,“自己的工作单位就在附近,临时要去商场买东西。商场也不远,打车不划算,开车又担心没有停车位,还是租辆自行车方便,而且价格便宜。”
目前,新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已达19个,覆盖开发区、塘沽,以及新区多个热门商业圈。滨海公交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增多,市民出行方式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公共自行车。平时一处租用点的日均租用人数近300人,进入冬季后,客流量有所减少,但也有约190人。租用人既有每天往返于市区与滨海新区的上班族,也有学生和游客,有时快递人员遇到不便开车通行的路段,也会选择公共自行车。他们表示,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将让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解决公交站到市民出行起终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后,新区还将在区域多个繁华地段增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进一步提升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