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十一五”时期,鞍山高新区实现总收入3257亿元,为“十五”时期的3.9倍,新引进企业近600家,是“十五”期间的6.3倍;2010年,鞍山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同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同比增长62%,引进域外资金86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30.6%,成功助推3家园区企业顺利上市,上市企业总数占鞍山市的75%……这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据记录了鞍山高新区成长的足迹,承载了几代人对创新创业职责的坚守和对经济发展先机的把握,更验证了鞍山高新区近20年拼搏与奋斗的成果。
鞍山高新区作为辽宁省较早迈进国家高新区行列的园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谐的社会局面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呈现出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起到了高新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值此国家高新区建设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鞍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梁勇,试图探寻鞍山高新区快速稳健发展的内在动因。
20年巨变
记者: 1992年11月,鞍山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高新区,自此,鞍山高新区开始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征程。请你介绍一下鞍山高新区近20年的发展历程。
梁勇:鞍山高新区建区之前,这里是原千山区的汪家峪村和魏家屯村两个村,主要任务是发展农村自然经济。自1992年建区以来,鞍山高新区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2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高新区起至1998年末,此时的鞍山高新区规划面积仅7.9平方公里。由于缺少资金,鞍山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慢、质量落后,很难在招商引资中取得重大成果,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比较靠后。
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3年末,鞍山市委、市政府对鞍山高新区工作做出重大调整,将当时的省级鞍山经济开发区并入鞍山高新区,鞍山高新区的总体规划面积扩大到14.67平方公里。同时,鞍山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举全市之力推动高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鞍山高新区发展开始提速。
第三阶段是2004年至今,鞍山高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9.4%。2010年10月,鞍山市实施区划调整,鞍山高新区西区划出归铁西区管理,将齐大山镇划入,鞍山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扩大到10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的扩大,为鞍山高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记者: 经过近20年的艰苦历程,鞍山高新区终于从当年的小村庄变成今天带动鞍山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这个不断开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鞍山高新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梁勇: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鞍山高新区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园区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规模。鞍山高新区建区以来十分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特别是近些年产业集群正向规模化、产业化快速发展。以鞍山高新区柔性输配电及冶金自动化装备产业集群为例,该产业集群包括了80余家企业,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就占到园区的一半以上,并已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新兴光电产业集群也已发展到50多家企业,成为鞍山高新区又一个优势产业群体。
其次,园区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鞍山高新区现有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5项、高新技术企业32家、专利1076项,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培育了荣信股份、森远股份、聚龙股份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增大。
此外,鞍山高新区的整体面貌发生变化,民生事业得到健康发展。鞍山高新区建区以前,这里是交通闭塞、人口稀少的小村庄。经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一个新城区基本形成。现在的鞍山高新区已是道路纵横、厂房林立、小区如画、绿树如荫的现代化景象。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鞍山高新区社区群众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也越来越好,目前在鞍山市处于领先水平,而且鞍山高新区各项社会保障俱全,完全没有零就业家庭,社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社区全覆盖,群众对民生事业越来越满意。
展望未来发展
记者: 从鞍山高新区的发展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对创新的坚持、对创业的坚守以及对市场经济的敏锐触觉,同时我们也知道鞍山高新区的工作是极具开创性和使命感。作为鞍山高新区发展的见证者和带头人,你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体会,又是如何带领鞍山高新区改革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
梁勇: 到鞍山高新区工作3年来,我感触颇深,一方面高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示范基地能够把科技、市场、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高新区事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全新事业,能够激发人们的探索和创新创业热情;另一方面,高新区事业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难题。负责鞍山高新区工作这3年来,我始终坚持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鞍山高新区的实际出发,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工作,实现鞍山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从精心编制战略发展规划入手展开工作,聘请知名国际专业公司为鞍山高新区编制十年战略发展规划和全区城市总体规划,确保鞍山高新区能够沿着科学、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其次,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并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招商机制,引进了大量技术起点高、投资规模大、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定位的项目,并助推荣信、森远、聚龙3家企业成功上市。
第三,努力提升软硬环境建设水平,并从政府行政体系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法制保障环境建设、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形成了具有鞍山高新区特点的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洼地”。
第四,不断强化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力军。一方面通过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等形式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建立工程中心及研发中心,主动开展院企和校企合作,让科技发展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动力。
记者: 几代人的坚持,近20年的努力探索,造就了鞍山高新区如今的成绩与面貌。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未来的发展,鞍山高新区又有怎样的规划和部署?
梁勇: 鞍山高新区总的发展目标是在“十二五”末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实现位次前移。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标准规划产业空间,全面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工业园区,促进这些工业园区逐步向专业化和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工业园区,不断提高鞍山高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为园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合理布局创造先决条件。
第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项目质量。科学谋划一批大项目,实现引进大项目、标志性项目的新突破;坚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升鞍山高新区企业科技含量;积极围绕各工业园区和主导产业开展主题招商活动,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三,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强势企业。对已有的特色产业要进一步促进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特别是要大力推进柔性输配电及冶金自动化装备产业、光电产业的大发展。同时,引导电子电力、工业设计和工程服务以及新兴企业向主导产业方向发展;不断做大高科技骨干企业,力争使荣信等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森远、宏源等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第四,强化自主创新,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好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海外学子创业园、软件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通多元化融资渠道,有效推进企业上市;大力支持企业创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