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紧紧围绕海洋仪器仪表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涉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涉海现代服务业等蓝色经济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岛高新区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批准为首批1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一个全新的特色人才高地在青岛沿海经济带逐渐隆起。
设立专项资金 扶持人才创新
青岛高新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经济科技发展示范带动作用,着力研究构建和完善以创业人才和项目、创业资金扶持、税收补贴、房屋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
青岛高新区大力开展青岛“人才特区”建设,设立了亿元专项资金,建立了特殊的服务机制,对带技术、项目、资金、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到“人才特区”创办“3+1”产业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经评估后可享受18项特殊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盘活人才资源,努力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同时,青岛市和青岛高新区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开发意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办法、科技将才专项计划、创建创新型园区行动计划等多个文件,同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接成功的重大项目、海外参与组织的机构和个人,颁发蓝色经济国际合作奖,并在人才项目正式落户后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奖励。
青岛高新区充分吸引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
搭建创业载体 支撑人才创新
青岛高新区以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创业载体建设,不断创新孵化管理体系,为各类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0年,青岛高新区新完成10万平方米创业大厦、6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加速器、10万平方米高新科技园孵化器、5万平方米一期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主园区孵化器面积达31万平方米;新引进盘谷新媒体5万平方米科技园、北科建10万平方米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等创业载体。
目前,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岛国际科技合作园、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等落户青岛高新区,将成为青岛市与国外科技合作以及高端创新资源和项目引进的重要载体;中德科技生态城、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软件基地、动漫园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在培育创业文化、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此外,青岛高新区以“二次创业”为导向,加大占据行业高端的创新源头聚集力度,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青岛高新区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移中心、青岛市科技局等单位共同建设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作为引进中科院技术项目的平台,近期建成3-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引进培养100名高层次科研和经营管理人才。
营造良好环境 集聚创新人才
青岛高新区为鼓励各类人才参与创新,量身定制了技术支撑平台服务体系,提供技术研发保障服务,为人才参与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胶州湾北部园区目前累计完成平整土地18平方公里,新建道路127公里,敷设市政地下综合管沟50公里,整治水系景观面积近500多万平方米,高级专家公寓、企业加速器等主体工程已完工,保障中心、金融大厦、审批大厅等建设顺利推进。
同时,青岛高新区积极培育优质的商务金融环境,积极推进“新三板”试点工作,先后引进股权投资机构13家、商业银行3家,组织各园区14家企业进入“新三板”试点,2010年社会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孵化基金资本金等总额达84494万元。
在此基础上,青岛高新区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高层次人才,青岛高新区采取正式调动、签约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对于急需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和特需人才,打破学历及职称限定办理人才落户手续;在住房保障、配偶及子女安置等方面,青岛高新区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有效解决了优秀人才迫切需要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他们安心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奚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