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虽然下着雨地上有些泥泞,28岁的“大龄剩女”邵静还是高举着伞试图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出一条路来。
让邵静放弃周末早上的“懒觉时光”一大早就出门的,是在济南千佛山公园举行的“七夕鹊桥会”——一个已经在这里连续举办了六年的相亲会。
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传说中地上的平凡男子牛郎与天上的神仙妻子织女每年一次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现在,受西方爱情观念和节日的影响,这一天被越来越多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这样的日子,有的人庆祝爱情,有的人则希望尽快摆脱单身。
23岁的刘莹去年才大学毕业,今年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参加了相亲活动。她说,读书期间父母一直不同意她恋爱,因为“谁知道毕业后两个人要去哪?”工作后,刘莹也同意父母的看法,认为应当尽早参加一些相亲活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在千佛山公园的相亲活动现场,树木间挂着一圈圈的“招亲海报”,上面印着报名参加活动的单身男女的编号,以及年龄、身高、工作、性格、婚姻经历等信息。
工作人员同时向参加活动的人群发放着个人信息贴纸。这种贴纸被设计成车票的样子,女生的底色为红,男生的底色为蓝,上面印着“幸福快车XF520次”的字样。参与者可以把自己的活动编号、年龄、职业、年薪、联系方式等信息填好后贴到心仪对象的海报上。邵静看到有的海报上已被贴上了好几张这种贴纸和写有个人信息的便条纸。
大学刚毕业那会,邵静觉得相亲很可笑,甚至有点俗。“怎么能两个不认识的人一见面就跟查户口似的问来问去,然后就想着结婚呢?”
可是一年年过去,“不着急”的邵静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看着同学、同事纷纷结婚生子,她也“有点着急了”。
“到了这个年纪了还没有男朋友,已经不是父母催的问题了,自己也会担心。”邵静说,“现在看来,相亲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与邵静伞擦着伞走在一起的既有像她一样的单身男女们,也有为子女婚事着急的父母。
52岁的张阿姨是为自己29岁的儿子而来的。“儿子工作忙,也不愿意来,做父母的不能光着急,还得来给他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很快,张阿姨就与另一位为女儿而来的阿姨聊了起来。
雨越下越大,在地上溅起一个个水花,活动现场的热度却丝毫没有减退,依然有人陆续加入。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自2006年4月起 这里已先后举办“三月三千佛山相亲大会”、“七夕鹊桥会”、“夏季相亲会”、“冬季相亲会”等公益相亲活动几十场,累计参与人数过百万。
在网络上,七夕节也成为了这两天的热门话题,登上了各大搜索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搜索排行榜。在新浪微博,输入“七夕”,可以搜索到500多万条相关微博,输入“七夕 单身”、“七夕 剩女”等类似关键字也有几十万条微博。
在中国许多城市,也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相亲大会,在有“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之称的山东沂源还举办了“七夕情侣节”。有单身网友发帖称,无论走在公园、景区,还是商店门口,都能见到兜售玫瑰花的小贩,刺激着他们渴望摆脱单身的神经。还有网友借即将登陆中国的强台风“梅花”呼吁——“梅超风快来席卷情侣吧!”
而随手打开电视,各个频道都在上演着相亲节目。《蜗居》、《裸婚》等电视剧的热播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目前高房价和城乡差距大等问题对于婚姻影响的讨论。
据媒体报道,仅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单身人口已超过百万。有专家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轮单身浪潮。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说,尽管七夕原本不同于西方的情人节,但是现在它逐渐承担起了情人节的部分功能,成为一些人寻求感情寄托的契机。
他认为,年轻人的婚恋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青年人数众多,并且流动性强,社会压力大。求学、工作、异地生活的陌生环境等原因造成了许多人知音难觅。政府和一些社会机构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寻求途径帮助单身者满足感情需求。同时,单身青年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寻求自己的爱情。(记者郑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