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晾了数个小时的油条依旧坚挺松脆,奥秘居然是多加些明矾;打工半个多月,就没看过老板完全换过新油。这样一个炸馃子黑窝,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油条长期向企业和多家早点部送货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打工的半个多月里,我就没有见过他们将锅内的油换过。但就是这样的馃子,每天都会大量送到企业和早点部。”日前,本报“小崔暗访工作室”接到了群众举报。根据信息,记者在下午来到塘沽区于庄子路上的中八车村时,远远就闻到一股油炸食品发出的异味。小屋内不断冒出浓烟。露天的案板上,多名妇女忙着晾晒刚炸好的馃子。不足15平方米的小屋里,两名赤着上身的男青年都在忙碌着。一名男子身前的油锅内,油已经成了黑色。在他身旁还放着一个同样盛满黑颜色油的铁桶。记者观察发现,每当油温过高时,炸馃子的男青年就会从身边的铁桶内舀出一部分油倒进锅内。感觉锅内的油比较多,就会将里面的油舀出一部分放进桶内。只有将铁桶内的油用尽,才会向锅内倒一些新油。
得知记者前来进货,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妇女热情搭讪道:“咱家的馃子可好了,今天炸的保证您明早吃还是脆的。”“能保证明早还脆吗?”记者问道。妇女笑笑说:“多放点明矾就行了,您放心,吃时不会有明矾味儿。除了给一家工地送之外,光葛沽就有七家早点部卖的都是咱家馃子,才一块钱三根。”谈起如何送货,这名外地妇女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辆厢式货车说道:“车都是封闭的,卫生。”
业内揭秘 明矾过量 高铝元凶
“盐、碱、矾,是炸馃子的三种原料,馃子中的铝含量超标都是因为明矾过量造成的。”已经从事了十多年炸馃子工作的业内人士孙先生透露说。油条能否炸好,成败就在于原料中明矾与碱的比例。因为一直没有国家或者行业标准,所以几乎所有炸馃子的都是凭经验。有些人为使油条膨松酥脆,即使放上几个小时都不会瘪,就会多加明矾。此外,油条铝残留量超标还与油的使用时间以及翻动的次数有关系。
卫生监督 添加新油 不减危害
“虽然看似向锅内不断添加了新油,但这样的油同‘地沟油’一样对人体有害。”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介绍说。油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发生热氧化反应,产生醛、酮、氧化物等多种有害的物质。在炸好第一锅馃子时,油已经发生了变化。制作者只是向锅内添加一部分新油,并不会改变里面原有的被污染油。炸食物的次数越多,有害物质聚集得就越多。食用油反复使用,会产生“自由基”,使人过早衰老,还会对人体的肝脏、消化道、胃、肠造成损伤,甚至致癌。一般来说,一锅连续炸了5次食品的油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这种油隔天再使用,对人体内脏危害更大。
质监部门 摄铝过量 影响大脑
“由于油条是一种即食食品,通常都是现炸现吃,所以国家并没有将其定为必须领取工业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即大家熟知的‘QS’产品。而且目前的加工食品国家标准中,也没有对油条制定专门的标准。但对食品中的铝残留量是有标准的,通过科学手段可以检测出是否超标。铝虽然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但同样对人体有害。长期、过量摄入会在体内蓄积,影响大脑思维的同时,还会对视觉和运动协调性造成损害。尤其是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危害更大。虽然无铝膨松剂早已研制成功,但个体馃子摊不会选用这种比明矾价格高很多的膨松剂。”国家加工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吕瑞春主任讲解了高铝食品的危害。 (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