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从民政部门获悉,天津近日出台《天津市创新城乡社区(村)管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前全市共有1300余个居民小区,根据《意见》,到2012年,全市所有社区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水平较高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90%、农村60%的社区达到市级和谐社区标准,把所有社区都建成平安社区,培育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和谐社区建设品牌;50%的涉农区县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单位;一批社区成为全国、全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记者 单学熙
一个居委会至少两名大学生
按照“和谐社区”的标准,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要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有电话、电脑等办公设备;居委会人员年龄、文化结构合理,有两名以上成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凭;社区有300平方米以上的户外活动场地。社区内要配备完善的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有老年人健康档案,对每个社区居民实行责任医生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形成“15分钟服务圈”,居民“小病不出社区”。
到2012年,全市每个街道拥有1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旧楼区800平方米以上,新建社区2000平方米以上);80%的社区拥有1个社区服务站(旧楼区200平方米以上,新建社区400平方米以上),建立市、区县、街乡镇、社区四级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等。
社区新增就业人员45万人
天津将加强社区就业服务,结合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发就业岗位。同时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社区年创就业岗位9万个,到2012年,实现社区新增就业人员45万人。
六成社区老年服务组织网络化
根据规划,天津将加强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服务,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全面落实。到2012年,80%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实现居家养老,10%的老人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到2012年,30%的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和残疾人托养站,60%的社区实现各类老年服务组织网络化,老年人服务队伍达到5万人。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社区救助网络覆盖百分百
天津将加强社区救助服务,采取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推进福利社会化,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到2012年,社区救助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覆盖率达到60%。
全力推进便民商业进社区、便利服务进家庭、菜市场建设进街道等“三进”工程。在原有早点快餐、便利店和物资回收三种基本业态基础上,新增美容美发、洗染、维修、家庭服务等服务业态,使社区居民及时享受到定向、便捷、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