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本报昨日关于天津站前广场金十街麻花店借“特许经销”之名,采用“鱼目混珠”方式“骗售”杂牌麻花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热心读者纷纷来电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为保护驰名商标免受侵害,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总店有限公司和工商河北分局分别采取了相关措施。
“很多店都玩儿这种鱼目混珠的把戏,商家看人下菜碟。本地人明白,去了买的基本都是真正的‘十八街’,外地人冲着‘十八街’的品牌去了,往往买到假牌子。这绝对不能只把责任推到顾客不仔细上,应该有执法部门予以规范。”来津做生意多年的王先生反映说,今年春节期间他就曾因口音问题在一家商店买到过假“十八街”麻花。
昨日下午,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总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工作人员已与金十街麻花店负责人进行交涉,责令该店必须在3天内将其他品牌的麻花全部下架,今后如再发现违约行为,将取消其“特许经营”资格。
与此同时,本报报道引起工商河北分局的高度重视。昨日上午,该局召开专题会,就如何保护驰名商标和城市窗口形象进行研究,并制定两条措施:一是对天津站前广场所有销售“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商家进行专项检查,规范经营行为。二是积极与驰名商标持有单位沟通,为知名品牌良性发展提供帮助。(陈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