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人行道上的盲道和沿路种植的树木形成重叠,一排大树压着盲道种植。发现此情况的天津网海河社区网友发帖质疑:这条人行道上,到底是盲道,还是树道?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线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塘沽大连道上的这条“带桩盲道”。在大连道滨海立交桥下由西向东方向,从民安里居民小区入口处开始,一旁人行道上的盲道就开始被大树占据。“真不知道是怎么设计的。”从此经过的居民直摇脑袋。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民安里居民小区入口处开始,一直到大连道与和平路交口,约莫100多米长的人行道上,总共种植了50余棵大树,几乎每隔两米左右就有一棵,而这些大树也无一例外地全都“站”在了盲道上。
“前段时间有位盲人从这过,人家顺着盲道一直往前走,要不是我们及时发现把他拉住,真得撞到树上。”附近一家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盲道就是盲人走路时的眼,可这些树种在盲道上,简直就像是一颗颗地雷啊。”
穿过和平路再顺着大连道由西向东走,尽管盲道在这段人行道的最初部分是与“树道”分开,但是,刚走出10多米后,盲道就变成了“断头路”,“断头”后的盲道,又再次与树坑结合在了一起,一排与盲道“相依为命”的树木沿路下去,又是将近10棵。
不仅如此,同样“带桩盲道”的情况也出现在大连道上的另一侧人行道上。种植于人行道上的大树都齐刷刷地占压在盲道上,连正常人都得绕着走。
记者调查
先有树还是先有盲道?
大连道上到底是先有了树还是先有了盲道?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塘沽园林局,负责此项工作的马副局长给予准确答复。据马副局长介绍,在这段路上,确实是盲道铺设在先,去年才植入大树。
“之前,大连道上没有任何树木,不少市民反映一到夏天沿途特别晒,而且城市绿化也确实不美观,因此我们才决定将成年的大树移植到这。”马副局长说,这是去年一些小区拆迁时,从小区里移植过来的成熟树木。
据马副局长介绍,按照行道树的种植规范,这些行道树都应该种植在人行道边,但是大连道人行道上的盲道距离道边太近,当时在迁移大树时,相关的几个部门还曾经就此事开会研究过。“我们研究后决定先迁移大树,在树木扎根稳定后,将盲道改道。”只不过,等待移植的大树扎根稳定一等就得是一年,盲道的更改也得等一年。
之所以不能马上将盲道更改,马副局长说,这是考虑到树的生长周期。“这些大树迁移、重新种植之后,需要一年的成长扎根期。在这期间,周边的地表肯定会有沉降、塌陷,如果迁植树木后马上铺设盲道,那么很有可能盲道也会跟着塌陷,铺了也是白铺。” (李柏彦 王渐 卢津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