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4月5日,笔者来到阜城县陈集村剪纸专业户王延行的家中,看到十几名工人正忙着将4万对静电婚庆剪纸装包打捆。据王延行介绍,现在剪纸产品销路越来越好,仅这次接到的山西婚庆剪纸订单就收入近万元。近年来,阜城县将剪纸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剪纸艺术展、剪纸进课堂、网上订单等形式,全力推进剪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阜城现有剪纸从业人员近万人,纯收入近亿元。
阜城剪纸源于崔庙镇陈集村,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剪纸艺术逐步形成阴阳相间、线条流畅、色彩单纯、形象鲜明、构图严谨、造型优美、技法讲究、刀功巧妙的艺术风格,作品既粗犷豪放,又严谨逼真,选料有丝绸、布匹、绢纸、宣纸等。其民俗作品《肥猪拱门》、《公鸡破五毒》等在天津、山西等地十分畅销。
“目前,阜城剪纸已被列入衡水市九大文化主导产业,这为其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县还为此制定出台了剪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建立了剪纸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该县主管文化产业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秀忠介绍说,他们已经选拔了一批年轻人到美术学院深造,并聘请美术院校专业人员前来指导。下一步,还要在部分中、小学校开设以剪纸艺术教育为内容的兴趣班,着力培养剪纸创作的后备队。
在该县剪纸高手黄景然的家中,我们见到了他创作的《巍巍长城》、《万马奔腾》、《中华腾飞》等获得全国大奖的剪纸作品,他停下手中的刻刀说,“现在光靠以前的经验不行了,必须紧跟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创作出受大众欢迎的剪纸作品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阜城剪纸的内容也从民俗向具有时代特色的时尚精品转变,王九州、王文发、黄景然、刘建国等上百名剪纸高手创作出的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剪纸作品销往全国15个省市。
陈集村党支部书记王凤岭是远近闻名的剪纸专业户,他一边将制作好的剪纸小样图片上传到自己的网站上,一边深有感触地向我们介绍:“现在网络发展太快了,我每天在自己的网页上发布信息、利用QQ与客户洽谈生意,比以前提着包东奔西跑地谈生意方便多了。”该县还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为剪纸专业户建立剪纸网页,定期在网页上发布信息,目前,全县近一半的剪纸订单是通过网络签订的。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与创新,阜城现有剪纸高手百余名,从业人员近万人,年吞吐宣纸400吨,纯收入近亿元,产业辐射衡水、沧州两市十几个乡镇几十个村,成为华北最大的民间剪纸集散地,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韩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阜城农民也靠这一产业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