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港拖船在发生冰清海域破冰作业 通讯员 杨艳君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受持续寒潮影响,渤海及黄海沿岸出现近30年来最严重冰情,给天津港生产及靠港渔船造成严重威胁。天津港及渔业单位迅速采取措施应对,使冰情目前尚未造成较大损失。
冰情30年同期最重
市海洋局环境处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本市海域近年来冬季基本不结冰。今年受寒潮大风影响,本市近期出现的冰情是30年同期最严重的。类似冰情1969年同期出现过。
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冰情最严重区域为天津港海域。东疆北部海域固定冰宽度已达1至3公里,一般冰层在15至20厘米。北塘河口的单层最大冰厚度已达30至40厘米。海洋检测部门正对天津海域蛏头沽、蔡家堡等6个监测点连续监测,并将结果及时上报国家海洋局及相关部门。
随着近两天天气回暖,冰情趋于稳定,浮冰量开始减少,但随着本月下旬另一股冷空气的到来,冰情仍难得到根本缓解。
10艘拖轮参与破冰
遭遇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冰情,天津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组织港作拖轮全天候实施破冰作业,保证了港区内的生产。天津港轮驳公司共有10艘拖轮参与破冰,出动巡视冰情的船舶312艘次,累计冰情巡视时间1248小时,出动破冰作业船舶152艘次,累计破冰作业时间606小时,破冰作业所帮助的货船达1950艘次,最大限度保证了进出港船舶正常运行。
据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由于天津港积极组织破冰作业,港口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冰情影响,元旦以来船舶进出港和码头装卸生产作业基本正常。
渔民投入人工破冰
连日来的冰情严重威胁着北塘渔港内靠港的60条渔船。记者昨日从塘沽渔政部门了解到,巨大浮冰在海潮的作用下,将渔船紧紧挤压在港岸,20余条渔船因此受损,其中10条较为严重,初步损失约8万元。由于航道已经结冰,破冰船无法进入,只得靠人工除冰。从11日下午开始,在当地政府部门组织下,每天都有包括渔民在内的50余人奋战在破冰一线,以电锯等工具将厚达30余厘米的冰层割破再予清除。目前,“破冰保卫战”已初战告捷。同时,渔政部门已要求所有渔船收港整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冰情危害。
罕见冰情袭扰,对海水养殖的影响如何?塘沽水产渔政部门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塘沽水产养殖大都是实现了工厂化和设施化,基本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张勇智 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