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2月25日上午,天津市第三辆专门用于流动筛查先心病患者的筛查车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正式启用。据悉,截至11月底,流动筛查车共筛查儿童178084名,显示先心病阳性者6184人,比例高达3.48%,比传统公认的6%。—9%。的发病率高出3.8至5.8倍。专家称,5岁以下儿童由于先心病所致的死亡率为20.3%,是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介绍,在本市儿童先心病筛查网建立之前,我国一直没有针对先心病进行筛查的卫生机构和网络,大量先心病儿童发育不良甚至夭折。2004年,市妇幼保健中心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携手在本市建立了儿童先心病筛查网,由市妇幼保健中心利用已有的“三级妇幼保健网”对此项工程进行组织,由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撑,对本市儿童进行“零网眼”全面筛查。此举在国内尚属首创,不仅可以使先心病患儿获得及时救治,而且将对先心病流行病学、儿童心脏发育状况普查和统计取得详实资料,做出重大贡献。
如何预防?
孕期前两个月最关键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介绍说,心脏在胎儿发育的6―8周,也就是孕妇怀孕一个半月左右时开始分化。8周以后,胎儿心脏分化完毕,其他脏器也分化完毕。因此,先天性的任何疾患都发生在孕妇怀孕8周以内。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因某些原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分化,就易造成先心病。因此,孕期前两个月对预防儿童先心病很关键。孕妇在此期间应避免严重的病毒性感染,特别是流感、风疹等,并避免接触X线辐射,避免不合理用药、过度饮酒等。胎儿环境和母体因素,如胎儿周围局部机械压迫、孕妇营养或维生素缺乏等,也会影响胎儿心脏发育,应多加注意。此外,还应尽量避免35岁以上高龄妊娠和生产。
如何早发现?
两类先心病特征不同
刘院长说,先心病主要分成非紫绀属和紫绀属两类。新生儿被剪断脐带后,有的浑身立即发紫,有的半年后出现口、唇、指甲床、眼睑等部位发紫,且哭闹后发紫症状加重,还有的小儿出现鼓槌样手指等,这些都是紫绀类先心病的典型表现。对房、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非紫绀类先心病,家长可通过简单的一“摸”、一“听”来发现。“摸”,即手摸小儿左前胸,若感到明显震颤应及早就医;“听”,即趴于小儿胸前若听到有粗糙的呼呼杂音应及早就医。另外,婴儿若反复发生感冒、肺炎,更应提高警惕。
如何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别延误
“先心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刘院长说,否则,先心病患儿由于心脏畸形会使血液长期在肺部无效循环,导致肺动脉高压,损伤身体其他脏器,或使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进入动脉,造成全身紫绀。但直径小于3毫米的心室间隔缺损,有20%至50%的自愈几率,可在医生密切定期观察下暂不治疗。观察后,最终由医生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并确定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