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北京学生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市18个区县教委所属学校的代表团通过展示科技教育成果、组织中小学师生体验科技互动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亲近科学,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机会。展示将持续到13日。记者 方非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4月设立的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昨天(11日)诞生了首批获奖建议,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与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遥相呼应,8条获奖建议5条与节能环保有关。
科学建议奖源自总理批示
北京奥运会期间,实验二小的朱小轩与30多名同学联名向温家宝总理提出“怠速熄火”的建议,即机动车在等待红灯时熄火,绿灯亮时再开启。“汽车如停止空转10分钟,可节约0.14升汽油,一年能节约50升油;北京三百多万辆车,一年就能节约1.6亿升汽油,价值近10亿元……”朱小轩在信中向总理解释“怠速熄火”的好处,总理为此作出重要批示。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从今年起,本市设立“中小学生优秀科学建议奖”,全市每位中小学生都可以向政府提出科学建议。此举旨在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千余中小学生争相提建议
全市上千名中小学生积极提建议,620多份由学生以个人名义申报的科学建议,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管理、交通与能源、公共卫生与健康等多个领域。
提出“大问题”的“小建议者”,年龄最大的正读高二,最小的还在读小学四年级。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经过专家评审、现场答辩,最终20个方案获奖,其中8个建议获得优秀科学建议奖、12个建议获得提名奖。
8条获奖建议5条涉及环保
“用野草绿化屋顶”、“集中生产配送沼气能源,建设清洁新农村”、“治理冬季供暖污染”、“回收空调冷凝水和雨水再利用”、“改革水价,节约用水”……获奖的8个科学建议中,有关节能环保的占了5个,环保成为中小学生科学建议中最热门的话题。
此外,“宠物狗打了防疫针就带上彩色项圈”、“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建立北京胡同博物馆”等也成为获奖建议。漫画家们还给每条科学建议配了“插图”,方便理解。
学生建议有望提交“两会”
本市将对获奖建议学生所在学校给予3万元奖励,提名奖奖励5000元,作为支持获奖建议项目的科研和开发经费。
本月底,市教委将约请与学生建议相关的市水务局、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就“水与未来”话题与中小学生直接对话,讨论部分优秀建议、完善方案,提出具体操作方案。
之后,由中小学生作为第一建议人的科学建议,还将被送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手中,提交市“两会”和全国“两会”讨论,推动孩子们的建议变成现实。(记者 刘昊 实习生 王峤)
链接
小朋友提“大建议”
袁日涉:超标用水收高价
65中的袁日涉早已是节水小明星,曾在市水务局作节水志愿者的她,建议用调节水价的方式节水。按照小袁的测算,每个人月均用水量大概在4吨左右,她建议将4吨作为标尺,每月用水量低于4吨的个人可得到政府发放的用水补贴,而多于4吨的用水量,个人需负担比目前水价翻几倍的高昂水费。多用水的人所交的高水费,可以用作研发节水器具的经费,或发放用水补贴。
高博:给农村集中供暖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的高博,把目光放到了学校周边。农村冬季燃煤取暖使学校周边空气污染严重。小高在供职于供暖部门的爸爸帮助下,了解到集中供热网实际上与学校周边地区村庄距离不远,于是他提出建议,在牛栏山一中周边地区实行集中供暖,有效保护环境。
金雨晴:屋顶种草坪
在史家胡同上四年级的金雨晴是年龄最小的建议者。她建议在屋顶种野草,尽快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这几年,政府也在鼓励屋顶绿化,但由于成本过高进展缓慢。”小金发现野草可以替代园林绿化植物,可以很好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
张藤予:城里娃要建清洁新农村
二中的张藤予虽在城里上学,但却关注新农村建设。他调查论证沼气使用可行性,反复咨询清华大学相关专家,建议收集秸秆,利用太阳能提高发酵温度,将产生的沼气装在比“煤气罐”还要廉价的便携瓶子中,统一生产配送,既经济又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