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多重因素影响,米面价格近期可能上涨

■国际金价不断攀升,省会部分黄金制品价格也走高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黄金价格持续高涨、鲍鱼价格涨了四成、“圣诞晚宴”价格节节高、食用油涨价、米面也面临涨价……放眼望去,无论是享受型的高端消费品,还是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都似乎已是“涨”声一片。
面对此景,有专家表示,通货膨胀的预期已在眼前。
高端消费品纷纷“喊”声涨
日前,贵州茅台表示从明年1月1日起上调茅台酒出厂价,平均上调幅度为13%。业内普遍认为,作为白酒业的风向标,茅台酒的涨价可能引发高端白酒“一呼百应”的局面。
记者了解到,茅台酒作为高端消费品“领涨”,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已经不稀罕。今年国际金价连续上涨,涨价频度已经让人“目不暇接”,11月份除了2个交易日,其余交易日黄金价格全都出现上升,而到12月初,其一度触及1226.40美元/盎司,创出纪录。
不只是黄金,作为海鲜类的高端消费品,鲍鱼的零售价格由去年的每斤(8头)90多元,涨到了目前的130元,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四成。海参价格也随着鲍鱼水涨船高,零售价较去年约有15%的涨幅。
与这些高端消费品纷纷“喊”涨相同,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几日前省会多家酒店推出了“圣诞晚宴”,“圣诞晚宴”价格从曾经的600多元/位攀升到2000多元/位。
菜价环比涨了近一成
高端消费品涨价距离普通市民还比较远,但与百姓“菜篮子”密切相关的蔬菜价格,近期也出现了上涨趋势。
“蔬菜价格跟往年这时候相比,价格还是高。”张女士买菜时说。而据相关部门监测显示,11月最后一周,石家庄市全市79种被监测重要商品,42种商品价格上涨,占53.16%,29种商品价格下跌,占36.71%,8种商品价格持平,占10.13%。
蔬菜批发均价为3.01元/公斤,环比上涨7.12%;零售均价为4.15元/公斤,环比上涨6.41%,蔬菜价格仍在震荡上行。
米面粮油“身价”增
不仅仅是蔬菜价格,日常生活中的油和面也已经涨价或正要涨价。“几天没去超市,一桶油涨了十块钱,先赶紧囤点。”昨日,推着三桶油从超市出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说。
昨日,记者从石家庄多家超市了解到,花生油价格已经上涨,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5L装鲁花花生油由之前的85.9元/桶涨到了89.9元/桶,涨幅为4.65%,福临门5L装花生油由之前的79.9元/桶涨到了89.9元/桶。部分超市粮油部主管告诉记者,近日面粉和大米的价格可能上涨,不过,幅度还没有确定。
有人士表示,今年花生的产量降低,收购价格上涨,造成花生油生产厂家成本增加,食用油终端销售价格必然上涨。而运输成本增加、粮农惜售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在以后影响大米和面粉的价格。
■ 专家预测
通货膨胀预期已在眼前
“这么多种商品价格都在上涨,是不是通货膨胀要开始了?”多数市民在面对上涨的物价时感慨地说。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的调查显示,52%被调查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认为我国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有42%的人认为通胀真正来临的时间预计是在明年下半年;77%的被调查者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43%的被调查者认为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疯涨最能表现通胀的显现。
昨日,河北省工商联经济处调研员张砚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在眼前。”
他表示,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经历了去年的金融危机后,政府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方面的放款额度也有一定规模的增加,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尚未走出困境,以出口、加工制造为主要增长点的中国经济自然不可能消化过多的贷款。当大量资金进入市场,国内市场需求又没有那么大时,也就出现了通胀预期。而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管理通货膨胀的预期。
另外,有专家预计,随着各方面价格的走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近期有望“转正”。张砚玲也预期,CPI上涨的状态将持续8至12个月的时间。
■文/记者张丹
■摄/记者刘飞越 任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