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铁路规划示意图。
8区域规划升为国家战略 新经济版图成型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山东省对这一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从用地上给予政策倾斜,到支持发展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到鼓励引进高水平人才……这些利好政策,给黄三角的起飞插上了翅膀。
1 支持依法用海项目
国家在围填海指标和滩涂利用上给予倾斜。我省对符合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项目用海,依法给予优先支持;依法充分减免海域使用金;填海造地后形成的建设用地,依法审批后,海域使用证及时换发为土地使用证。
2 提高水利投资比例
我省将引黄渠系改造和建设列入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对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市河道治理,按总投资的30%安排省以上补助资金。大型病险水库,省以上补助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提高到60%,中型病险水库,省以上补助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45%。
3 交通用地有了保障
我省将交通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省交通厅负责路面和大、中桥梁的建设投资,市承担土地办理、路基以及小桥、涵洞的建设投资,最大限度降低市级以下出资额。对省重点的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建设项目,由省政府直接安排专项用地计划指标。
4 建循环经济示范区
国家将在这里建设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我省支持鲁北集团、海化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放大循环经济效应;在东营临港产业区推动建设千万吨级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和炼化一体化项目;支持特色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5 农业投入连年增长
国家将在这里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我省于2008-2010年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对重点农业企业在产业化专项贴息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6 每年500万引人才
2008—2010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到财政困难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工资省财政负担30%;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服务的费用,省财政负担50%。
7 建投资基金免税费
国家将加大对财政困难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组建开发担保公司、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
我省对新建企业,3年内免除省级管理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008-2010年,30个欠发达县上缴的省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部分全部返还。
8 发展升级各开发区
国家支持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依托东营和莱州临港产业区,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设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为设立综合保税区创造条件。
我省设立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逐步设立黄河三角洲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和保税港区。记者 李克新 王宇辰
蓝天白云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12月3日摄)。范长国 摄
相关阅读
六大优势得天独厚
随着各项瓶颈制约的逐步打破,黄河三角洲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土地资源优势突出。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800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黄河冲积年均造地1.5万亩。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最近距离仅80公里,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0多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交汇交融,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开发成本较低。与沿海大城市相比,水、电、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低廉。莱州、东营、滨州、潍坊4个港口初具规模,公路、铁路、航空体系日益完善。
黄河三角洲湿地的芦苇荡(12月3日摄)。范长国 摄
几只大天鹅游弋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内芦苇荡中(12月3日摄)。范长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