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9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刚亮相的民族团结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游客竟相拍照留影。 玉龙 摄

9月15日,28根巨大的民族团结柱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竖起,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每根民族柱13.6米高,26吨重,以“中国红”和“金色”为主色,柱子上均绘有一对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舞者,代表中国56个民族。 郑雄增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56根民族团结柱究竟是“扎根”天安门广场,还是集体撤出,近期备受社会关注。昨天,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引发去留争议的民族团结柱将在近期集体撤出天安门广场,移往奥林匹克公园。
昨天,天安门管委会相关人士透露,刚刚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民族团结柱将撤出天安门广场,移往奥林匹克公园。据介绍,团结柱在建造之初就引起了各方关注,海淀公园、朝阳公园、居庸关长城等许多旅游景点当初都明确表态,希望国庆后能“迎娶”团结柱。但在国庆前,团结柱的设计者路建康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经过多方考察,团结柱国庆之后的“归宿”定在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民族大道上。
但是,国庆过后,团结柱的去留出现变数,团结柱“有望永久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内”的消息见诸各大媒体。
直至昨天,天安门管委会相关人士透露,“国庆游行总指挥部”确定近期团结柱就将撤出,撤离时间还要根据奥林匹克公园方面的安排最终确定,但一定会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撤离工作。
目前,56根民族团结柱分列于广场东西两侧,坐落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中间,南北跨度达265.97米,间距5.91米。据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统计,60周年大庆之后,天安门广场的客流量突破了820万人次,超过去年“黄金周”全北京接待游客的总数。有部分群众表示,希望56根民族团结柱“扎根”天安门广场。而相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团结柱属于形式的东西,不适合天安门广场。另外,团结柱色彩太红,会破坏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色调。团结柱的图案太活泼,与天安门广场气宇轩昂、简洁、严肃的格调不合。同时,这些柱子体积过大,很容易把周边建筑的形象淹没。
据施工方住总钢结构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团结柱具体的搬迁时间表还未确定。团结柱本身的设计就是可装可卸的,等最终搬迁的时间确定后,他们将在夜间为团结柱搬家。这位负责人说,团结柱底座重达20吨,因此当初在天安门放置的时候,不需要在地面打桩固定。搬家不会对民族柱产生伤害,更不会对广场产生影响,仅需要将民族柱拆分,然后搬运至新地点再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