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渤海金项链 |
大连经济企稳回升 数据带来暖意融融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11-20 11:56:54 |
|
|
冬天,裹挟着降温与飘雪而来。日趋寒冷的季节里,10月份全国及大连工业、投资、消费等重要数据的新鲜“出炉”,却给人们带来了融融的暖意。
暖意来自于“中国自豪”。面对危机,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的基本立足点,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并再现强劲增长。“在不确定的迷雾中,中国就像一座代表着希望和信心的灯塔。”
暖意来自于“大连骄傲”。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准确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龙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核心”,大连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希望与信心的“灯塔”增辉: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逐步好转,经济企稳回升信号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好于预期。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增幅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高于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值两个百分点,高于5个计划单列市平均值4.3个百分点,而且增速逐季加快。
暖意更来自人们积极昂扬的心态。人们发现,全球视野下经济的临危不倒,已和自己有太多斩不断的丝丝缕缕。每一组数据带来的“热量”,其实也在驱动着自己不断迈向新的希望……
地铁啥时通我家——巨资投向百姓期盼
日渐繁华的山东路,如今又有了新“景观”:华南广场的转盘处“长”出了印有“大连地铁”字样的围挡。前几年,张女士为父母在这里张罗了一套房子,哪都满意,就是觉得离自己家太远。“这下好,地铁一通,老人外出,自己回娘家都方便了。”张女士打消了换房子的念头。
在百姓日渐热切的期盼中,城市地铁项目拟年内完成土建招标,全线开工。作为以投资拉动内需的重头戏之一,城市地铁项目也在生动诠释着这个城市科学发展的理念——保增长并不仅仅是保GDP的增长,在保增长的同时,更要不断地调结构、保民生。
不为单纯追求增长而盲目投资,而是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攒足后劲儿。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市围绕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开工建设旅顺轻轨、市体育中心等一批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北车工业园、中远造船、博格华纳等一批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产业项目。据市统计局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增长30.2%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各月累计增幅均在30%以上。前10个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3.4亿元,增长31.8%,其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98.5亿元,增长35.2%。大项目、新开工项目支持作用明显,全市完成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51个,比上年同期多52个,完成投资额增长41.3%;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48.2%。国有投资强度加大,到位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85.3%;国有经济完成投资增长32.7%,快于上年同期33.7个百分点。本年度,中央下达我市扩内需任务共计四批196个项目,新增中央投资8.7亿元,这些中央投资项目涉及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中,工业投资贡献也较大,工业完成投资1045.7亿元,增长36.5%,快于上年同期7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7.7%。
停工的装置“热”启动——工业经济继续企稳回升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石化市场需求下降,大连石化公司产品“堵库”,只好降量生产,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不得不于去年7月停工。而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回升,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为了优化产品结构,多产高标号汽、柴油等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今年10月中旬,这套停工一年多的连续重整装置又重新开工,截至11月17日,已生产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氢气等产品16300多吨。
装置从停工到“热”启动,在大连石化公司这艘“旗舰”的带领下,我市石化工业终于交上了一份期待已久的“成绩单”:今年前10个月实现增长12%。与此同时,这份成绩单成为诠释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又一注脚。
观察经济的运行,首先要看工业运行的状况。今年前10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2%,增速环比连续第6个月加快,继续呈现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货物周转量等一些数据也表明,工业增长有着强有力支撑。前10个月,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630.3万吨,同比增长12.2%,加快0.9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3.8万标箱,同比增长1%,比1-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回升。
工业经济的持续回暖,与市委、市政府政策措施精准到位密切相连。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市把保企业作为保增长的关键,以服务、减负、融资为突破口,确保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政策,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60多项,直接给予企业补贴或减轻企业负担30多亿元。并积极推动银政合作、银企对接,10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122.63亿元,比年初增长29.1%,同比增长34.6%,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686.34亿元,比年初增长29.2%,同比增长35.2%,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调结构、拓市场、降成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我市企业逆境中的奋发有为也功不可没。全球工业暗淡的背景中,我市的现代装备工业发出了夺目的“亮色”,实现了前10个月增长15.1%的骄人业绩,并积极极抢占风电、核电等低碳经济发展制高点……调查显示,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攀升,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向好,企业运行活力不断增强。
小修是典型的工薪阶层,最近和同事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他将把一辆10万左右的轿车开回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之时,小修也曾和其他人一样捂紧腰包,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但时隔一年多,小修检视自己的腰包:“工资没减,金融危机的影响几乎感觉不到”,于是最终下定决心做“有车一族”。
更多的人和小修一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扩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作了贡献。今年前10个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7亿元,增长17.8%。我市消费品需求由低速增长区逐步进入到高位增长平台。
消费高位增长的动力来自于稳定的就业,收入的增加和日益强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前10个月,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7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随着投资项目的启动,建筑、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相应扩大了用工数量,工资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工业经济的持续回暖尤其是制造业用工需求回暖,对全市城镇单位就业的稳定起着关键性作用,今年6月末,制造业从业人员在2008年末的基础上新增0.9万人,到9月末就新增3.8万人。而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绝对额居全省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223元,增长14.5%,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1元,增长8.7%。
消费高位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消费环境的持续改善。我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持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家电下乡”惠民政策已让我市11个区市县的众多农户从中受益,截至11月初,全市“家电下乡”的各种家电销售总量超过7.5万多台,市财政为此已发放政策性补贴1200多万元。
消费增长高位的动力来自于消费信心的不断增强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等享受消费增长快于生存消费,前10个月全市共销售汽车10.8万辆,增长45%,汽车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4.5%。汽车消费带动内需持续升温,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日趋增强。于宏圣 本报记者 云晓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