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自行车、汽车各行其道,应该是合理设置,可有时却被不合理地使用。记者调查发现,本市部分路段的自行车道被机动车抢占,成了机非混行道;有的自行车道上甚至停满了机动车,变成停车场。既环保又便捷的自行车,在一些繁华路段和单行路上,不得不在机动车的夹缝中穿行。给骑车人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使骑车人感到很无奈。他们不禁要问:到底哪里才是自行车的行车之道呢?
现象1 自行车道变成停车场
地点:小建设路
从大沽南路往南京路方向行驶,每段路都有自行车道。到了小白楼附近的小建设路上,由于道路两侧被车主“开发”成了停车场,原本四条车道宽的大马路,现在只剩下两条车道,使得小建设路上的机动车道变成了“机非混行”车道,骑自行车、三轮车的市民只能绕过“停车场”,与机动车争抢地盘。
在该路段上,自行车道标志虽然消失了,但还是有一条白线将道路分成左右两部分,路的右边有一个“单行路24小时”的提示牌。白色实线的右边是很明显的非机动车道,但非机动车道上依次停着机动车,成了停车场。在白色实线的左边还有两排白色虚线和一个单行指示箭头,很明显这是机动车道,而此时,该车道上也停着几辆车。
现象2 自行车骑上机动车道
地点:新华路
唐山道到营口道之间的新华路,路面不宽,交通繁忙,有很多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行人经过。路段一侧停放的小汽车挤满了人行道不说,还占据了自行车道,行人和自行车不得不冒险从机动车道经过,使本来就狭窄的新华路更加拥挤。
红灯一亮,几辆公交车按顺序停下,旁边,一辆出租车慢慢驶过“停车场”与公交车之间的夹道,右转而去。随后,一辆私家车顺势停在了公交车旁边的夹道上。紧接着,一辆辆机动车像插拼图一样,纵横交错停在一起,“停车场”与正在等红灯的机动车之间仅有一人宽的距离,自行车只能在这一人宽的空隙间穿行。“我也不想违章,毕竟机动车道上比较危险。可是汽车把自行车道都堵严了,我只能在机动车道上骑了。”一位大叔无奈地表示。
现象3 有停车线没有行车线
地点:湖北路
马路上只有机动车停车线而没有标出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在湖北路上,记者看到,该路段上没有标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甚至连机非混行车道的标志都没有,相反,马路一侧却用白线划出一条条停车线,马路另一侧,虽然没有划出停车线,但也停放着汽车。本来单行路就很窄,马路两边停车还占用了车道,能够通行的道路所剩无几。
面对这种现象,很多市民都很无奈。张女士表示,自己上下班都要经过这条路,可是马路两边总是停着汽车,每次经过都会特别小心,有时还要将自行车搬到便道上骑。“这里不能停车的,可是停了也没人管。这么窄的道,有一边划出停车线也就罢了,这边还被占着,太没道理了。”张女士指着未划线的“停车道”气愤地说。
对此,市民高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该道路窄得达不到划分车道的标准,为什么还要划出一排停车线停放机动车呢?如果该道路达到了划分车道的标准,为什么又没有划出分道线?
专家观点
自行车机动车享有平等路权
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汪洁认为,交通拥堵不仅是本市的现状,也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民生问题,考验着市民的素质和管理者的智慧。
出行是否有序,体现了市民素质和交通管理两方面问题。无论骑自行车还是驾驶机动车的市民,都应有良好的素养,严格自律,遵章行驶,各行其道,互相礼让。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首先,具有拓宽潜质的马路,应该加紧拓宽,建立自行车和机动车各自行驶的车道;不具备拓宽潜质的马路,应该多架桥、采取单行等措施,进行分流管理。其次,不管自行车还是机动车,从路权的设置来说,应该全盘考虑,平衡发展,自行车与机动车享有平等的路权。再次,应加强交通工具的行驶、停放等管理,建立明确的责罚措施,落实好违章处罚制度。
最后,汪洁表示:“在日益重视环保、健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自行车的上路权问题,更应该适当放宽自行车的上路空间,千万不要等到自行车失去上路权的时候,才引起重视。” 见习记者 白璐 记者 李卫民 摄影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