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天津 |
南大东柏树村渐被遗忘 天津志愿者呼吁列入文物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9-19 12:44:37 |
概要:近日,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成员朱起鹏在网络上发表了呼吁保护南开大学“教授村”东柏树村的文章,将这片被高大杨树掩盖的旧屋群又拉回了人们的视野。 |
|
|
|
|
 |
东柏树村显得有些荒凉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南开大学有个“教授村”你知道吗?卞之琳、李广田、姜立夫、吴大业、陈序经、杨石先、冯文潜、何炳林等大学者都曾在这里住过,但如今已一片荒芜,几近湮没。近日,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成员朱起鹏在网络上发表了呼吁保护南开大学“教授村”东柏树村的文章,将这片被高大杨树掩盖的旧屋群又拉回了人们的视野。
东柏树村位于南开大学东端,在上世纪30年代的地图上,这里还是校园里的花园和荷塘。经过抗战,南开大学复校后,1945~1949年间,这里被开辟建为南开教授的居住处,直到6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原因,教授们才陆续搬离。东柏树村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记者看到,今日的东柏树村仅存三排9座双拼西式平房,现居住的多为学校教职员工。房舍由于年代久远显得残破,但前后小院里的树木花果郁郁葱葱、香气袭人。
邢沅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的儿子,他们一家就曾经生活在东柏树村。邢先生在博客中深情回忆和真挚呼吁,引起了本市民间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们的注意。据邢先生回忆,当年,小小的东柏树村里,化学家、经济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戏剧家甚至体育学家比邻而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穆森介绍,这些旧居作为建筑本身并不稀奇,贵重之处在于它的历史价值。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南开教授们,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为科学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建筑种类而言,它是近代高等院校中难得保留至今的生活区,现在也只有北大、清华等学府还存有数量很少的曾汇聚众多名人的“教授村”。目前,该志愿团队积极呼吁,希望正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市有关部门能将“教授村”列入其中,今后作为高校师生参观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记者邵隽)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