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进入公寓后陆续乘坐电梯 新报记者 张艳 摄
从某种角度看,孩子能在幼年时期过一种集体生活是一种锻炼,但是,家庭式寄宿没有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和硬件设施也远不如学校的安全设施,学生们的安全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西康路小学门口有个“寄宿部”,近30名小学生生活在京海公寓一个三居室的单元房里,一对中年夫妻负责这30来个孩子的生活琐事。
这样的学生宿舍就在京海公寓居民楼8楼,16:30左右,一些孩子陆续进入小区。记者看到,先到的一群孩子有9个人,有男有女,10岁左右的样子,孩子们吵吵嚷嚷着就一起进了电梯。电梯显示他们抵达的楼层是8层,而且他们从外面进入小区一直有一名女士陪同。截至17:30左右,已经有近30名小学生进入了8楼这个房门。
单元房里,一进门就是一间大厅,里面摆了几张大桌子。刚才领孩子们进来的女士正给孩子们盛饭。此人自称姓刘,就是这个“寄宿部”的主人。在这间单元房住着29名孩子,招收孩子的费用是一个月1300元,管吃管住管接送。刘女士表示,他们招收的孩子也有选择性,一般来说,家长们最担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受负面影响,因此,太顽皮的、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都是不收的。这种服务主要针对没时间照看孩子的西康路小学学生的家长,他们这里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孩子都有。
这套单元房的总面积在140平方米左右,三室两厅。大厅供孩子们吃饭学习所用,小厅里则摆满了上下铺,大约有6个床位。两间作为学生宿舍的屋子里,一间稍大一点的房间是女生宿舍,里面也严严实实摆了十来张上下铺的床。比起女生宿舍,另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男生宿舍略显凌乱,上下铺摆放的格局也有些局促,房间里能活动的共享空间不大。这个“寄宿部”,除了住着这些学生以外,刘女士一家也居住在这里。
公寓内的一位邻居说,他们都知道8楼的这户人家里长期住了二十八九个小学生,孩子每天放学回来,清早出发离开,很有规律。普通的居民住宅长期住这么一大群孩子,每天一到清晨孩子们起床就会有吵闹声传出来,放学时间一到,电梯里也是人满为患,电梯就不够用了。而且不时有家长来探望孩子,小区里经常出入一些陌生人,居民们觉得很不安全。 【记者 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