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人深恶痛绝的非法传销还在迷惑着不少年轻人。近日,本报记者在获知在津南区有一非法传销窝点后,连续3天明察暗访,会同当地工商和公安部门将其取缔,并解救出百余名参与人员。
体育场路一直朝南走,是一片正在拆迁的平房区。整片废墟中,一间绿色双开大门的平房,每天经常进出青年男女,里边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和口号声。附近一家小卖部的店主说:“有时想凑过去看看,门口把守的人就出来赶,很凶。”
从河南商丘来的老徐说,22岁的儿子几个月前拿了几千元钱说去做生意,随后和家里失去了联系。近日,老徐在天津津南区发现了儿子,却无法靠近。
得知消息,27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间绿门平房。透过平房门上的小洞看到,屋内用砖头和废旧木板摆成一排排长凳,挂在墙上的黑板上写着一些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名字。附近的人说,每次这里组织传销活动时,周围都会有很多人把守,随时向里边通风报信。 绿门平房 门口有人把守 门里掌声阵阵 2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9:15左右,三五成群的男女青年从附近两条小路朝绿门平房聚拢,相互握手、问候。半小时后,五六十人陆续将手机交给一名女青年,相继走进屋子。大门紧锁,两男两女守在门口。没过多久,屋里就传出高声讲课的声音,掌声也越来越响。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3:00左右,反复几次掌声后,绿色大门被打开,五六十人鱼贯而出。
记者一路跟随这些传销人员发现,这五六十人大多租住在约百米外的新兴里,男女分住两个居民楼门,很少单独行动,大多有人陪同,陪同者不时朝四周张望。
昨天,记者与津南区工商局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昨天10:00左右,工商、公安部门的执法人员来到绿门平房处,统计出54名参与传销的人员,他们大多来自安徽、河南和甘肃等地,年龄在19—25岁之间。一名24岁的女“讲师”是花了2880元被人拉进这个传销组织的,对于自己吹嘘的世界级化妆品和保健品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则表示“并没见过”。
老徐在其中找到了儿子。就在执法人员陪同父子俩返回小徐住处取行李时,另一个传销窝点的出现,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