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天津市的700多株古树也已开始返青。古树名木,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被誉为“绿色古董”。](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09040910573242.jpg)
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天津市的700多株古树也已开始返青。古树名木,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被誉为“绿色古董”。当一个个朝代远去,当一页页历史翻过,唯有古树成为岁月的守望者。它们散落在津城的大街小巷、古庙深山,它们是绿色的精灵,是城市之魂。日前,记者寻访了本市市区和郊区的两株古树寿星,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浴火古槐有个藏枪洞
在蓟县穿芳峪村有个九龙山,被人们称为“神槐”的本市树龄最大的一株古槐就生长在九龙山脚下的东水厂村。这株古槐树龄达1500多年,目前树高约50米,胸径近3米。凭这三项指标,它轻易摘得了“槐祖”的名号。相传,此处原来是“青云寺”,槐树一直是种在寺庙旁边。到了清代,寺庙被拆了,老槐树被保留下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放火准备将槐树连同周围的房屋一起烧毁,经过5天5夜的焚烧,所有的房屋均被烧毁,而老槐树除了烧毁一根树杈以外,没受什么伤,并且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现在这棵老槐树被烧干的枝杈仍然立在树的一侧,为防止树杈掉落砸伤村民,人们用铁丝将这根烧干的树杈与旁边的一根树杈绑在了一起。目前,整株大树要六七个成年人才能抱得过来,最大的一根树杈伸出了十几米远。古槐在生长过程中,一侧逐渐形成一个能容人进入的树洞,千百年来也没有影响树的生长。据说,抗日军民曾在树洞里藏枪,因此树洞又被称为“藏枪洞”,目前这个大树洞能藏进两个成人。
据了解,这棵槐树由当地的村委会派专人负责管理,每年为树打两三次药,修剪干枯的树杈。每年的这个时候,槐树便开始返青,绿色的槐花籽还被当地人用来作染料。据当地老人刘连清介绍,这棵槐树被当地人视为“神槐”,村民都相信它可以保佑全村人的平安,不少游客和村民都经常到树前许愿。
市内最老树已过600岁
俗话说,“大直沽三宗宝,古槐、烧酒、台子高”。在本市河东区大直沽的荐福观音寺内有一棵古槐,距今已有600多年。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可以说,这棵古槐的历史比天津卫还要久,是市区内年龄最大的古槐。据传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棵古槐曾遭日军强行砍伐。但是,在砍伐过程中,这棵古树不断地流出红色汁液,日军见此情景,不得不放弃伐树的想法,这棵树才得以保留下来。据寺院里的负责人介绍,这棵树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会有红色液体流出。古槐高约十五米,巨大的树冠不断向外延伸,从大殿的一边一直伸到另一边。如果进入大殿的香客个子高一些,站在台阶上,几乎可以碰到头。到了夏天,满树的槐花把寺院大殿从中间挡住了,远远看去,像是给大殿的中间围上一圈白色的花环。树干相当粗,有四米左右,要三四个人才能围过来。
据观音寺的住持妙贤师父介绍,这棵树是该寺院中的三宝之一,为了保护好古树,延长它的存活时间,人们在树周围开拓出一片草地,定期有人负责浇水、修剪干枯枝杈,每到夏天还会有专业人员来为老槐树除虫施药。此外,寺里还在老槐树周围设置了一圈隔离带,以此来保护槐树不受破坏。这棵槐树比一般槐树返青开花的时间要晚,每年快到盛夏时节(大约农历六月),槐花盛开,满树飘香,此时也是寺院的古槐文化节。(记者 张晨 见习记者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