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他,没有学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却在最基层的管理岗位上带领职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总能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功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做出积极的努力,被工友们称为盐滩里的“孔祥瑞”。他,就是天津长芦汉沽盐场制盐三场集坨车间主任高树乐,连续多年的公司级立功标兵,在2008年获得公司“立功奖章”,2007年获得汉沽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集坨车间每年承担全分场50余万吨的原盐集坨生产任务,同时面临着生产定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输盐设备大多都是自行设计制作且存在一定缺陷等诸多制约生产的实际问题。多年来,他严于律己、严格管理,将技改技革与成果推广应用融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既提高了设备性能、保证了输盐生产超常规运转,同时也相应提升了车间的各项管理水平,加快了收盐进度,创出了单班输盐1000吨的佳绩,使过去的6、7个月的收盐生产周期缩短到了目前的100天以内,为原盐生产赢得时间、结晶增产创造条件、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是一位善于钻研、敢于创新的人。他从事集坨生产管理工作多年,对一条龙输盐设备情况熟悉得如数家珍,在掌握各种设备性能、排除设备故障上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他在日常巡视设备运转情况中注意查找影响设备运转、制约生产进度的突出症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亲自组织技术骨干对此进行技术攻关、改造。近两年,经他亲自主持的技改技革、技术攻关项目多达十余项,均得到了推广应用,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疑难问题,直接创效40余万元。有4项技术攻关项目载入《汉盐员工五小成果集锦》,并受到公司的嘉奖,为企业节能、降耗、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他把洗盐槽溢出的废弃粉盐因清理造成人、财浪费现象作为治理的项目,立项攻关。期间,他结合设备科和生产科工程管理人员,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反复探讨、修改方案、组织实施。通过在输送沟内增设机械立式搅拌和适度卤水高压喷淋装置,用适度卤水将废弃粉盐融化制卤的试验,取得成功。经改造用于年两季收盐生产,可溶化废弃粉盐达70﹪,节省用工50个,同时使15°Be’卤水提高到23°Be’计2万m3,可为企业多产原盐2050吨,综合创效16.7万元,有效地缓解了部分结晶区卤水供量不足的问题。
2007年,他针对集坨生产中皮带机全线总长2000多米、连接皮带的接头多、且皮带铁卡子常年受卤水侵蚀易损坏,每季收盐生产过程中都会造成多次全线停车检修、影响收盐生产的实际,发明创新了“皮带粘接法”,替代了传统的铁卡子连接。此连接方式实施后,坚固耐用,连续使用三年不需要维修,较传统的接口连接提高使用期十几倍,每年直接节约维修费用达数万元,间接效益更加突出。他还发现在收盐过程中,因池板暄软,原盐夹带一部分泥块一并输送上坨,原盐质量不达标、直接制约销售,影响企业声誉。于是,他与设备科的工程师设计研制的“盐泥分离网器”,增设在振动筛出口处,实施二次盐、泥分离。该设施加装使用后,上坨原盐质量大大提高,使上坨原盐质量不达标的难题得以彻底破解,综合效益显著。
他还针对振动筛机组单一损坏就会导致收盐生产全线停摆、直接影响收盐进度的状况,同技术骨干一起研制出了“振动筛机组两机分离作业设施”投入使用。 在2008年秋季收盐中,一组振动筛出现故障,需停产一周抢修。对此,他果断启动改造成功的“振动筛机组分离作业设施”,用单机组继续作业,实现了生产与故障抢修两不误,保证了收盐生产正常进行。
他还注重“五小”成果推广和技术传授。经他发明的“皮带粘接法”不仅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而且对粘接操作工艺、技术要领等影响粘接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亲自指导传授给皮带粘接操作人员,现已培养了多名皮带粘接新能手。
高树乐不仅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开拓者,也是严于律己、处处作表率的带头人。多年来,他作为一名车间领导,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在生产中勤于动脑,吃苦耐劳,带领车间全体员工咬定上级下达的生产集坨目标不放松,生产措施因地制宜,根据变化随时调整,在广大员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每年收盐期间,工人两班倒,而他经常顶两班,日工作时间经常达16个小时。在一年中,他很少歇一个完整的公休、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叫苦喊冤讲报酬,体现了勇于奉献精神。
他不仅勤动脑、善管理,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素质上有创新精神,培树了大泵二班典型,成为公司基层生产班组企业文化建设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