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人民公园见证了津城的变迁。目前,人民公园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已经开工,本次改造的重点工程——古建筑修缮作为首批开工项目已全面展开。整体改造工程将于今年6月底前竣工,届时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本市仅存清代私家园林
人民公园的前身是津门富豪大盐商李春城的私家花园,名为“荣园”,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公园面积13.33公顷,水面占3.3公顷,仿造西湖园林设计造园。解放后,李氏后裔把“荣园”献给国家。人民政府对该园进行了全面规划改造,1951年7月1日正式开放,更名为人民公园。195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园名,目前人民公园为本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
市民见证人民公园变迁
昨日下午,记者在人民公园里见到了正在散步的市民邱大爷。76岁的邱大爷说,自己就是在人民公园附近出生的,小时候常到人民公园玩耍。不过,那时人民公园还是私家园林,不让外人进入,“我每次都从围墙翻进去。”后来,人民公园对外开放了,邱大爷干脆买了晨练月票天天到这里遛弯儿。
“以前湖边是平房,住着不少工人,再往前还有个小卖部,影响了公园的整体布局。不过,现在已经改成回廊了,以后夏天的时候在回廊里观湖景挺美的!”邱大爷对人民公园里的布局如数家珍。
听说人民公园改造后将免费开放,邱大爷说:“这是个好消息,以后来这里更方便了。”但邱大爷也有些担心,“免费开放后,游园的市民肯定特别多,就怕个别市民破坏这里的设施,影响公园的景观。”
“一麻五灰”修旧如旧
此次改造将本着修旧如旧、不减少水域面积和绿地面积的原则,对园内4个古门楼、4个重点保护建筑和2000平方米的中式亭廊进行维修,并保持典型的清末北方官式建筑风格。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部分刚刚修缮完的古建筑上的彩绘图案熠熠生辉,工作人员称,修缮过程传承了古建营造技法,工艺十分严格。施工方从北京和山海关等地购进了“老青砖”和“老青瓦”,将其磨成粉状,混入猪血、桐油等原料,搅拌成油灰,抹在披麻后的木质古建筑上,这一工艺被称为“一麻五灰”,也就是在木头外面缠一遍麻,抹五遍油灰,最后还要在外层进行彩绘。本次改造中,古建筑彩绘上的金色线条使用的全是金箔。昨天,恰好是个晴天,湖边一座彩绘完毕的亭子在阳光下散发出了耀眼的金色光芒,现场工作人员表示,金箔勾勒出的线条可保持50年。
配套改造工程相继展开
除了古建筑修缮外,目前园内河道清淤和堤岸维修工程也已展开。本次改造,人民公园将拆除公园围墙,拆除旧房5700平方米,在厦门路一侧新建3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用房,维修堤岸近8000米,清淤水面3.2万余平方米,对园内道路和广场重新铺装,提升改造绿化景观,增设特色景观置石。实施地下管网系统改造,增设标识、垃圾桶等景观设施,并改造游艺设施等。(张晨 摄影 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