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国家空间生态恢复计划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实现津城核心区域300米绿化见园

发布时间:2022-09-04 12:37:47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天津北方网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水平实施国土空间规划,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记者日前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该局组织编制的《天津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目前正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该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本市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有序推进,着重抓好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战略区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35年,本市典型生态系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有序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谐、安全、高效、协同、美丽”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建成。

  据介绍,本次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辖区全部国土空间,国土总面积13671平方千米。“基于共保京津冀生态格局、锚固天津‘三区两带中屏障’生态格局的目标,构建全市‘3+11’两级生态修复格局,提出各个一级和二级分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修复策略,明确修复重点区域和主要任务,布局六大生态修复战略工程,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市规划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本市将采取多项措施保护修复城市蓝脉绿网,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绿地网络,推动城镇空间生态品质提升。完善城市内部和周边连通的绿地系统骨架,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等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一环两带七片,一屏多点多廊”的市域绿地系统结构,提升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网络连通性和承载力。优化城市绿地布局,2025年城区“500米见园”的居住面积比例达80%以上,2035年达90%。同时,统筹优化全市河道蓝线、湖库水域管理和保护范围,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构建完整的市域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扩大环城生态蓄滞空间。推进河道湖库综合治理,扩大水环境容量,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修复美丽河湖。强化滨水空间生态修复,塑造连续滨水绿色空间和活力空间,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推进低碳城区建设,是本市未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特色举措。本市将优化社区生态开敞空间布局,按照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求,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提高社区绿地可达性,实现津城核心区居民300米见绿见园。以街头绿地、游园、口袋公园、立体绿化等多种形式拓展社区生态开敞空间,通过植物的精心配置、文化小品的巧妙运用和公共休闲设施的合理设置,完善社区尺度的城市生态系统末梢体系。同时,本市将培育绿色低碳社区环境,引导社区源头减排,减少社区出行交通距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示范社区,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修复社区绿道碧道等慢行系统,引导社区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社区科普生态圈,把“生态科普”提升到“自然教育”,让居民自觉养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未来,本市还将相继实施北部山区生态修复、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平原森林提质增效、海洋及岸线整治修复、国土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等六大生态修复战略工程,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优质高产的农业空间和健康安全的城镇空间。”市规划资源局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