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资讯

用开放促进改革 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发布时间:2022-09-26 10:12:19

最佳答案:以开放促改革,推动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是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必选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李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

  以开放促改革,推动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是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必选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李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是天津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目标。对外开放从以商品和要素的流动为核心,转向以规则的对标、衔接等为核心,您认为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盛斌:开放模式和方略的调整是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过去讲市场型开放,主要是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现在全球价值链贸易、服务贸易与双向直接投资已成常态,而制度性差异成为开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必然要求抓住和利用好国际经贸规则调整、重塑的契机,推动监管、规则、标准等与国际高标准相衔接。这是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的更深层次开放,会倒逼、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但制度型开放不像拆除准入壁垒那么简单,如果涉及安全、意识形态等,必须强调底线、红线。从这个层面上说,制度型开放本身是一个渐进、有选择且持续探索的过程。

  李娜:推进制度型开放,不是单个领域、单项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注重制度间关联性、协同性的全局突围。天津正在高标准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盛斌:制度型开放需要有一个整体框架,意味着要集成创新。比如“单一窗口”制度带来跨境贸易便利化,但没有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改革作支撑,单个制度的创新是难以奏效的。就像一个石子入水,会激起涟漪,打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要选定入水的“石子”,也要关注周边“涟漪”。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点制度,到要素流动和产业准入方面的支撑制度,再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保障制度,注重改革创新的系统性、集成性、互动性,使核心制度与其他制度创新相互融合尤为重要。另外,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强化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制度安排、提升服务监管的国际化水平等,同样是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抓手。

  李娜: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也是推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制度供给质量越高,越能在开放中赢得优势和主动。

  盛斌:制度供给要遵循发展规律和发展实际,其质量高低主要体现在服务市场主体的水平上。在高水平开放大背景下,如何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更有效发挥出来,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对高端要素资源形成强大吸引力、促进要素更自由流动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制度供给提质的关键问题。强化市场思维、市场导向,服务市场主体的制度体系越灵活完备,市场运转越健康高效,制度供给越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李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制度型开放,要突出制度集成创新,苦练发展“内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盛斌:无论是高质量“引进来”,还是高水平“走出去”,都需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发展“内功”,首先是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也包含技术层面的改革创新。譬如我们大力度推进信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提升自身产业附加值、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发展更好赋能治理,为制度型开放创造条件。开放、改革、创新是一体的,协调联动整体强起来,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