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资讯

高新区29项科技成果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22-09-23 16:06:05

最佳答案:4月11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对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进行表彰。 高新区共有29项成果入选,共有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科

  4月11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对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进行表彰。高新区共有29项成果入选,共有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奖总数占全市比重达14.72%,占滨海新区比重达32.22%。高新区在全市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得到夯实。

  在此次获奖名单当中

  高新区获奖项目

  不仅在数量上实现新突破

  在质量方面同样突出

  喜提“双特”大奖

  获奖成果水平显著提升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保护与自愈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斩获全市唯一一个技术发明特等奖,填补了高新区多年来在技术发明特等奖评奖中的空白。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4家单位成果分别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使高新区科技成果在全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占比中达到50%,稳居全市各区域首位。

  以凯发电气公司参与的获奖项目为例,该项目面向城市配电网领域,通过把牵引供电的交流配电网与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网柔性地结合起来,构建出了全新的供电模式。“该项目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仅可以让城市地铁直接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成为可能,也让地铁运行期间频繁的刹车能量转化的电能得到有效利用。”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传启说,此次获奖的项目不仅打通了城市配电网与地铁直流牵引网之间电能输送的“双向通路”,有效节约电能,还实现了牵引网的快速故障识别、故障恢复与自愈等功能,可以让城市地铁供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根据仿真测算,一条拥有20个牵引变电站的地铁线路,应用该项技术成果,在全寿命周期内可节约电费3亿元,减少碳排放30万吨。

  聚焦主导产业创新成果

  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此次获奖成果中,信创产业优势明显,“复杂环境智能视觉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软件定义的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物联网射频感知核心芯片研发与应用”“智能制造高性能视觉检测成套技术及装备”4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破解“卡脖子”难题,荣膺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在其他获奖成果中,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诸多细分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进一步显现。

  企业参与度高

  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据了解,本次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中,高新区企业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完成获奖项目10项,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本土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表现亮眼,成果均斩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此次高新区获奖民营企业达到20家,同比增长33.3%,充分说明高新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由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刘昌孝院士领衔完成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创建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项目,成功摘得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作为中药质量标志物系列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建立了中药质量研究创新技术,有效突破了质量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

  《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创建与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项目研究团队的核心专家之一张铁军研究员是天津药物研究院中药首席专家,据他介绍,在该项目的引领带动下,项目团队已完成研究并提升了14味中药材和5个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迄今,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已得到科技领域和行业的认同,并应用于一百余个中药品种的研究,成为中药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重要抓手,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7.9亿元。

  下一步,高新区将认真总结获奖企业创新成果经验,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精准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提升创新平台、深化完善创新机制、全面引聚创新要素,营造更加优质、高效、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建设北方一流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