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前三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创新高 达373.97亿元

时间: 2021-10-13 15:43:12 来源:津滨网
  津滨网讯(记者 张惺卓 牛婧文 报道 李楠 摄影)日前,记者从区科技局了解到,天津市政务信息公开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技术交易情况,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97亿元,同比增长21.3%,已超过去年全年成交额372亿元,创滨海新区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以来历史新高。在成交额占比表现上,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在指标完成度表现上,滨海新区前三季度已完成天津市下达年度工作目标的87.38%,五个开发区和区本级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均大幅超额完成了预期工作任务。滨海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成效和创新模式已形成示范,正在全市各区推广传播。

  

 

  率先出台支持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认定机构帮扶机制

  2021年,区科技局超前谋划年度工作目标,广泛征求高校、院所和产业界专家意见,联动各开发区认定机构,科学分解任务指标,定期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调度会,加强对各技术合同认定机构的管理和督导;建立季度工作简报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在政策出台方面,区科技局制定了《滨海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对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的登记机构按照成交额分级给予资金奖励,相关政策措施8月已随《滨海新区推进创新立区、打造自主创新升级版若干措施(试行)》印发全区实施。针对生态城工作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工作人员较少的困难,区科技局主动帮助联络第三方登记机构与生态城建立帮扶机制,多次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活动,深入华海通信、华慧芯等1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9月末,生态城技术合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进变先进”,成交额达到10.68亿元,在全市率先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不断迭代智能“云服务”平台 持续完善认定工作体系

  2020年4月,为应对疫情影响,区科技局联动滨海高新区科技发展局,引导天津全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科技部“科技抗疫·百城百园”行动,利用中央引导地方专项资金支持其研发“智能技术合同认定服务平台”,当年8月率先在滨海高新区范围应用示范,技术合同认定判别率达到99%,认定时长由3天缩短到5分钟,无纸化办公和线上服务为企业减少了来回跑腿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2021年,区科技局继续推动技术合同智能认定“云服务”建设,6月实现智能认定全域覆盖,登记工作实现“云服务”和线下服务“并轨”运行,受到登记单位广泛欢迎,内蒙、河北、浙江等地科技部门纷纷到天津学习“云服务”经验,洽谈推广合作。

  

 

  挖存量与拓增量并重 “管家式”服务直达“生产车间”

  区科技局秉承“抓大、养小、补短板”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大额技术合同认定单位存量,注重培育新引进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增量,建立“惠企”服务专班深入企业一线宣贯《民法典》和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补齐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前三季度,区科技局和各开发区科技部门深入分析全区技术合同登记结构和产业图谱,实地调研中石化四建等60余家存量单位,新发掘500份技术合同,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帮助企业登记;组织召开10次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会,将技术合同登记与年度科技奖励政策宣讲相结合,以天津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为例,通过专班2次上门宣讲和实地帮扶,现场登记总额达到5454万元。今年9月,上述工作成效入选天津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经典案例推选活动,获得近万条群众点赞。

  下一步,区科技局将继续推动全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联动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力争11月底前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加强技术合同认定工作与大学科技园、海河实验室、细胞谷等工作有机结合,继续拓展技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管家式”服务版图,为创新立区工作提供支撑。

 
热门推荐
推荐图文
热点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滨海新区  |  高新区  |  新区巡礼  |  科技前沿  |  高新时评  |  公告  |  今日关注  |  财经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天津  |  投资  |  高层对话  |  史海探秘  |  手机  |  电脑  |  数码  |  汽车  |  IT业界  |  企业  |  品牌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