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津市首座“小汤山”医院,目前所有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都在海河医院接受治疗,然而海河医院对外仅有一条传染病病区污物通道,而且仅可容纳一辆车辆通行。为了拓宽通道,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接到市防控指挥部要求,要在48小时内新建一条道路。
谁累了就上车眯一会儿
2月8日凌晨5时,经过221人不眠不休的努力,海河医院外新建道路基础实施完成,此时距离进场施工仅仅过去了33个小时。比指挥部要求的48小时完工提前了15个小时,也比市交通运输委自我要求的36小时提前了3小时。在这33小时里,付出辛苦的绝不止现场施工的那221人,还有很多行业人员,他们都在默默奉献着,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竭尽全力。
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服务中心在接到任务后,于2月6日20时开始正式进场施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场施工人员的后勤保障问题,也就成了关键。“我们单位有应急保障部门,专人负责采买食材,食堂做好饭菜后,再由专人配送到施工现场。”天津市养护服务中心第二分中心副主任韩先瑞介绍说。
现场的饭菜,都是按照施工人员的数量足额配送,保证卫生,吃饭时也是大家轮流吃,不影响现场施工。
此外,现场还准备了50个咖啡壶,灌满了热水,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在寒冷的冬季施工中,可以随时喝上一口热水。
由于指挥部要求的工期时间只有48小时,回家休息基本已经不可能。
在施工现场,准备了一辆大客车,“谁累了,就上去眯一会儿,但是在这33小时的施工过程中,很少有人会主动上去休息,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要赶紧把工程完成。” 韩先瑞说。
路修完 221人又有新任务
在现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困难,由于天气寒冷,负责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搅拌厂机器出现了故障。如果沥青混凝土无法运到现场,那意味着道路的主体施工就将被拖延。
得到消息后,津南区政府办主任亲自到厂家督战,及时更换设备,从凌晨2时一直到当天15时,设备修好了,混凝土终于顺利交付。也为后续道路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今在海河医院的东侧,一条崭新的道路从津沽公路延伸进去,750米长,5米宽,与海河医院院内原有的一条道路形成了两条对向单行路,进出医院的车辆可以从新建道路进院,原有道路出院,实现了进出车辆的分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而施工结束后,这221人在经过短暂的回家休整后,他们还要继续投入到高速卡口等一线交通现场,执行车辆消毒和人员登记测温任务。(新报李文博 从竹 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