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大年初一,一中心医院、医大总医院、胸科医院、环湖医院……各家医院的不少医务人员比往日更加忙碌,打点行装做好演练和准备。面对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要求我市组建医疗队增援武汉,全市医务人员纷纷踊跃报名参加。目前,我市首批医疗队已整装待发,即将启程。
医疗队中有9名医护人员来自医大总医院,专业涉及感染科、呼吸科、检验科、重症监护科。“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医大总医院动员令中的话语,让重症科副主任彭民想起了17年前迎战非典的一幕。2003年,彭民在海河医院参加了3周的抗击非典的“战斗”,安全的将最后几例患者送出医院。如今,距当年抗击非典整整过去了17个年头,52岁的彭民已经是医院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员,成了队伍里的老大哥和主心骨。
“2003年迎战非典的时候,是在咱天津的海河医院作为医生出征,这次则是代表天津医护人员去支援武汉第一线。”彭民告诉记者,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比非典时候要好很多,这次对战胜疫情取得胜利更是充满信心。
让彭民对上前线充满信心的,除了自身技术能力和充分的物资准备,更是因为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家人的支持让他免除了后顾之忧,除了妻子的默默支持外,彭民的老母亲今年已经80岁了,当得知儿子将要奔赴武汉时,老太太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母亲是老党员,知道情况后,非常支持我。”
相比于彭民早早对家人“坦白”赴武汉的行程,总医院呼吸科ICU护士长沈悦好则计划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刻才把消息告诉8岁的女儿。其实,她已经连续12个年头没能回湖南老家陪父母过年了。今年她原本已经定好了回湖南过春节的机票,想好好陪爸妈待一个星期,随着疫情消息的发展,她义无反顾的退掉了机票,选择在医院坚守,直到被挑选为第一批赴武汉支援的队员。
除夕夜,千家万户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和团聚的温馨中,白衣天使却迅速集结,手写战书待命出发。除夕下午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一中心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郑健就写下他的请战书:“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赴武汉医疗队,光荣地成为其中一员。
郑健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他就第一批进入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触危险标本物。他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任何地方有需要,都应该冲锋在前。这次赴武汉医疗队需要检验人员,郑健觉得很幸运,可以为当地的患者尽一份力。
郑健的爱人也在加班,她是市第三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她对我要去支援武汉很支持,我们都在医院工作,非典时期她在武警医院封闭工作了3个月,这都不算什么。”郑健说。
临近出发,但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还没有将自己将前往武汉支援的消息告诉父母,“父母都八十多岁了,先不告诉他们,让老人多睡几个好觉。”自从武汉出现疫情的消息发布后,这名医生的父母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叮嘱在重症一线工作的女儿做好防护,注意身体。大年初一还在惦记着孩子的两位老人,不知道女儿马上就要前往武汉前线支援。
接到通知的那一天,她第一个向科主任报了名,“作为一名医生,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要在患者的生与死之间筑一道墙!”她写下了请战书,因为她知道,保卫武汉就是保卫天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需要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需要她。她告诉正在上高三的儿子:“妈妈去武汉支援,保卫更多人的生命,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你在家努力学习,妈妈在武汉救人,我们都会胜利!”
采访结束时,这名医生眼含热泪地说“我出发之前,报道里不要提我的名字,不能让爸妈看到!等到了武汉我会抽时间给他们写封信,让他们安心,我一定会凯旋的!”(作者: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