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6月2日18时20分,廊坊市和平路与广阳道交口,两车发生剐蹭。廊坊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通过道路电视高清监控系统发现后,马上指令最近警力迅速到位,同时通知辖区事故队前去处置。从发现警情,警力到位,到处警完毕,仅用10分钟,避免了道路拥堵和二次事故发生。
这是廊坊交管部门推进智能交通管控,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优化高峰勤务模式的一个缩影。在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严峻考验下,廊坊交管部门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建设,逐步建立起管理方式由体能型转向智能型、警务指挥由多层级转向扁平化、社会服务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市区早晚高峰时长,由1小时缩短至40分钟。
“九大系统”实现智能交通管控
廊坊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城市交通带来了严峻挑战。截至目前,廊坊市机动车保有量达94万余辆,仅市区就拥有机动车25万辆。“这还不含京牌、津牌照车辆。”廊坊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冯志刚说,再加上位置特殊、人口剧增、路网等原因,主城区道路交通压力非常大。
从4月份开展市区交通秩序大整治暨“疏堵保畅”攻坚战至今,他们逐步完成高峰勤务改革、重点违法查处、部分拥堵点(段)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推动了城市交通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细心的廊坊市民发现,如果白天开车经过市区主干道路口,正常行驶情况下基本可以达到一路绿灯。这是因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干道绿波控制,由此使机动车平均出行时间缩短20%以上。而在晚上9时半至次日6时半时段内,根据来车方向车辆多少,绿灯长短会实时自动变化,这是夜间感应控制起的作用,以减少行驶中的延误。
冯志刚告诉我们,廊坊市投资3416万元用于交通智能管控系统规划建设,2012年5月完成了一期工程,在主城区七横八纵15条主干道60个路口范围内,建设了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采集、城市道路电视监控等九大系统,形成了集接警、指挥、勤务管理、路面监控、信息查询为一体的道路交通指挥系统和监控管理网络。
市公安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主任吕津强介绍了这一系统在交通管控中产生的直接作用。比如,针对上班时间集中出城、下班时间集中进城而产生的潮汐车流,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会对信号进行合理配时,使市区每天早晚高峰时长由1小时左右缩短到40分钟左右。
市区主干道60个点位和6个制高点安装的高清电视监控系统,实现了道路状况全监控。一年来,监控系统帮助事故处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200余起,协助刑警、治安、情报等部门提供办案视频证据千余次,破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30余起。
在市区违法行为较多、交通事故频发的路口,该市不仅新建了32处、100个电子警察,还整合平安廊坊、防汛监控设备1000余处,重点抓拍随意并线、掉头、逆行、压黄线等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系统投入使用后,已抓拍5000余起交通违法行为。
智能交通管控系统二期已于今年4月启动建设,将对主城区的管控范围拓展完善,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其中,电子警察将由100个增加到208个,同时增加多个卡口,增强交通管控力度。
警力随着警情走、跟着堵点走
“根据交通流量规律,我们让警力随着警情走、警力跟着堵点走,强化疏堵效果。”廊坊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程建忠说。
金光道虽是市区主干道,双向四车道,但道路狭窄,两侧还有两个大型商业区,特别是新华路至银河路段堵塞严重。程建忠介绍:“短短一公里,高峰时段我们就安排了8名警力,一个路口两人,一人控灯一人卡口,4个路口相互配合,尽量提高车辆通行速度。现在通过这一路段的时间由3分多钟缩短到了1分多钟。”
北凤道与建设路交口附近是居民聚集区,其中较大的阿尔卡迪亚小区就有1.2万多人。“北凤道是连接市区到开发区的必经之路。为保畅通,我们仅在这个路口就安排了4名警力。一人控灯,一人路口指挥,另两人负责疏导车流。”程建忠介绍,据指挥中心系统数据测算,增加警力后,这个路口的高峰小时通行量,由近5000辆增加到了7200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