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总部科技园奠基。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本次江门招商推介会举办之时,适逢江门高新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高新区内共有7个分会场举行奠基、投产、竣工仪式。据统计,此次大会共有36个项目为该区20岁“生日”献礼,涉及资金逾500亿元,规模为历年之最,标志着高新区正式步入加快发展阶段。实际上,作为全省9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江门高新区,在过去发展相对缓慢,接下来能否腾飞追赶其他高新区,引起各方关注。
德力光电首期8.4亿发展LED建总部科技园集聚高端产业
12月7日,高新区内共有36个项目举行签约、奠基、动工、竣工。其中德力光电项目和江门高新区总部科技园是最重大的两个项目。招商推介会开幕之后,省科技厅分管领导、国家火炬中心领导与江门市委副书记谭继祖奔赴工地现场,参加了两个项目的奠基仪式。两个大项目的启动,预示未来高新区发展LED和高端产业这一方向更加明确。
德力光电有限公司是江门甘化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德力西集团控股江门甘化集团之后,在江门上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额38亿元,分三期建成,第一期总投资额8.4亿元,新上20台MOCVD设备及配套的外延片、芯片生产线,预计投产之后,年产值将达8.5亿。“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5年内,在江门高新区把德力光电建设成为全国LED行业的龙头企业。”甘化集团董事长、总裁麦庆华说。
事实上,自德力西集团成为ST甘化的第一大股东后,ST甘化的转型一直备受关注。此次,随着项目首期的动工,其转型光电产业尘埃落定。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表明了江门对发展LED行业的态度坚定。谭继祖在动工仪式上表示,绿色光源是江门经济引进和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德力光电公司决定在江门投产LED外延片、芯片,是对江门信赖和支持,也是鞭策和鼓励。
与光电项目一样受到瞩目的还有江门高新区总部科技园项目。江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项目建设,专门成立了由市长庞国梅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据介绍,总部科技园建设旨在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集聚高端产业,吸引创新资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规划用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首期286亩用地作为启动区,投资约15.9亿元。园内将建设总部经济大楼、企业孵化器、新概念办公区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等。
其实,这一项目主要是希望通过土地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机融合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定位为“‘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的先进制造业超级服务平台,江门新经济模式下的‘三资融合’标志性示范区”,欲将其打造为珠三角西岸先进制造业及绿色产业总部区、珠三角西岸领先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珠三角西岸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珠三角西岸总部经济城市示范区。
三大主导产业做江门经济发展引擎
作为2012年江门市招商推介会一项重要内容,江门高新区加快发展大会7日下午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500多人云集。
江门高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梁许赞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形容高新区发展状态。他说,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新区将重点规划发展以绿色光源(LED)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和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以港口物流、总部经济、科技金融及商住配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未来5年,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建设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最终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珠三角西部现代科技新城”。
江门市市长庞国梅表示,江门高新区区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是江门市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正逐渐成为外商、民资投资的热点。一直以来,江门都把高新区作为推动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来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她希望江门高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拼搏,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努力打造成生态文明的现代科技新城,成为江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发展大会上,高新区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当天,共有21个项目与该区进行现场签约,其涉及了LED、金融、汽配、新材料研发、产学研和基础设施等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过375亿元,其中金融合作项目达320亿元(建设银行120亿元、中国银行200亿元),清华同方项目达15亿元。
签约后,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火炬大厦)举行奠基仪式。据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规划用地面积34557.2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21059.7平方米;建筑层高16层,建筑总面积56781.89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12775.5平方米。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及科研机构研发办公,并配套金融、商场、公寓、大型会议等服务设施。
回顾
20年发展缓慢 未来需要努力创新
回顾江门高新区过去20年发展,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从1992年成立至今,这个可开发面积仅33平方公里的新区,经过19年发展之后,去年才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据高新区方面介绍,近10年来,该区工业总产值和税收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6.7%、39.3%,远高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并形成了绿色光源(LED)、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生物医药、玻璃制品、家具等主要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地区配套、服务企业超过400家,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显著提高。目前,已开发的18平方公里土地上汇聚了约500家企业,拥有各类科技服务平台56家,公共服务平台6个,各类高新技术企业82家,是江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区域和科技创新核心载体。
然而,横向比较,江门高新区发展稍差强人意。经济发展水平比其他高新区要落后。据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江门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15亿元,而肇庆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41.47亿元。因此,为了加快发展步伐,今年江门高新区在成立20周年之际,想办设法谋发展。
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多次到江门高新区考察,为高新区发展“把脉”。他曾公开表示说,江门高新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区还要狠狠地补课,如果不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前景不妙,可能会影响到江门整体经济的发展。此次在参加高新区发展大会时,他再次提出,高新区要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
建议
首先要理清体制 给予市一级管理权限
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李超奇分析,目前江门高新区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排得比较后,不及肇庆;其次是孵化器、创新技术方面竞争力不强;最后是体制上很多问题没解决好。他对于目前高新区发展并不是特别满意,觉得政府应该集中精力先把这个载体做好”。
在他看来,高新区要快速发展,目前首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体制要理顺,必须真正让它行使市一级的管理权限”。接下来要理清体制问题时,一定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解决,不是从解决矛盾的角度来考虑。而对于高新区新一轮的“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他用“总体上还可以”来形容,距“高新”稍微有些距离,高端化不够,有所欠缺。
靠什么加快高新区的发展,企业家则有不同看法。得实集团董事长张可治认为,不能只靠优惠政策,而是要靠服务、办事效率,靠实干,靠加大招商力度。“冲着优惠条件来的企业,要小心分辨,好的优秀的企业,虽然也喜欢优惠条件,但他们看中的并不是优惠条件,看中的是大环境,吸引他们的是高新区提供的积极服务,他们看中的是高新区的办事效率。”(记者 陈春花 通讯员 洪京华 摄影 陈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