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校的绝地突围之路
重庆綦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纪实
綦江隆盛中学的学生正在为同学们解题。(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婷
这里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但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里没有很高学历的教师,但有掌握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这里没有富丽堂皇的学校,但有不断追求教育真谛的学校。
这里就是重庆市綦江区,一个教学成绩曾经居重庆市各区县倒数的区。如今,这个区学生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课改名师大批涌现,成功的农村学生比比皆是。綦江区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奇的课改之路。有人说,“这里实现了农村教育的绝地突围”。
课改不能单改课堂,而是要教学、管理、评价等教育制度一起改
地处重庆南部山区的綦江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课改之前,这里的教育让人尴尬:
全区近14万在校生中,90%就读农村学校。全区中小学生中近三成学生学业不合格,高中招生困难,普及率仅为47%。8000多名教师中,每年有200多名转岗或流失。
要想绝地突围,唯有改革。2005年,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机,綦江区走上了课改之路。
区教委主任高思成提出,“单单推行课程改革是走不远的。要干,我们就干大事,把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管理机制、人事制度等放在一起,实行全方位改革”。
很快,东溪中学、隆盛中学等几所农村学校被确定为课改基地校。以这些学校为圆心,城乡联动、学区互动,从小学到高中,綦江所有学校都加入到改革中来。
但是,初次接触课改的农村校长们,一时间还难以适应。有的校长担心课改影响学校成绩,不让改革进入毕业年级;有的校长在观望;甚至还有校长认为,课改不过是城里人的瞎折腾。
对于校长们态度,高思成的态度也十分坚定,他对校长们说:“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不容拖延。我们要先换思想再换人,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
此后的几项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校长们的思想:实施“发展性增量评价”,用“增值分”调动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改革中考制度,让100%的指标全部到校,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等级表达和多元录取,为想做课改又怕成绩下降的校长、教师增加信心;推行办学水平综合性多元评估制度,学生的学业成绩仅占评估总分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思想素质水平、劳动与科技素质水平、体育技能与水平、艺术素质与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都在测评之列。
老一套的教学方式行不通了,学校不改都不行了!一套课改组合拳彻底改变了原先綦江教育的窘境,调动起了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激情。
课改不能只改内容,要先从教师的教学态度、习惯、方式上改
几年艰苦的课改之后,綦江的课堂有了颠覆性的变化。“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内容多、问题深、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出奇地好。”这几乎是所有听课者的评价。
在尚书村小,五年级的语文课《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从小组学习开始的。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按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自己小组是如何学习生字新词的,使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汇报时争先恐后,识字记词的方法灵活多样。
在隆盛中学八年级数学课《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的课堂反馈环节里,教师出了5道不同的题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为大家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
在古南中学年级政治课《走向青春》上,每个学生手里有一本16开的学案,上面印有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习题。各个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案的内容自习,进行组内讨论。接下来各个小组进行展板演示,分别选代表做陈述。最后,针对某些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班性的讨论。“自我质疑、生生质疑”,是这个学校的拿手好戏。
课堂变了,学生活跃了,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了。原来一个学期的内容现在半个学期就能完成。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像《滕王阁序》这样的高中内容常常成为学生们讨论的话题。
这背后是綦江教师艰辛的付出。课改后,綦江对300名教师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坚持撰写文章的教师达78%,比改革初提升了53个百分点;教学问题研究成为工作常态的教师达65%,比改革初提升了34个百分点。
陈才琼,隆盛中学英语教师,曾教出过全区最优秀的学生。即使是这样成功的老师,为了能够抛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常常一连几周都睡不着觉。“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在教,而是在问。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质量、有目标,这样才能逼着学生思考。”
在古南中学数学教师蒋小娜看来,成功源自教师们千百遍地锤炼。各年级各科备课组在上学期期末就会完成下学期的“导学图”雏形,由教师对备课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编备出教学方案初稿。之后,备课组所有老师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精心设计知识呈现方式和学习活动方式,从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最后,根据老师各自上课的实际操作情况,对“导学图”进行双向反思和循环改进。
课改让綦江涌现出一大批名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赛一等奖、全国课改先进个人荣誉的教师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綦江的农村师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让人吃惊、不得不服。”一位地方教育局的局长由衷地说。
课改不能只盯着考试,而要在学生的自信、习惯、方法上改
课改书写了綦江教育的传奇。
近几年,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由近3%降到0.2%;高中阶段入读率从47%增加到90%以上。城乡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从相差近40个百分点缩小到10个百分点。
课改前的42所农村薄弱学校已有30所获得全区督导评估一等奖。2009年,该区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2012年,该区高考(微博)上线率达88%,高于全市平均数近10个百分点。
10多种新课堂模式在这里形成:隆盛中学提出课堂“四步六段式”,开放度大,学生自主环节多,课堂效益明显提高;东溪镇中的“四导”课堂教学策略,利用小黑板“移动展示平台”,学生自学质疑,教师启发引导,课堂有效性强;綦江中学“问题式”教学改革,秉承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理念,彻底颠覆了原先知识的呈现方式……
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胆怯、封闭、自卑、厌学,变得大胆、开放、自信、乐学。他们敢于质疑,发表见解;敢于超越教材,挑战教师;敢于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幸福地享受着新课程带来的快乐。
新建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地处綦江的最西边,学生总共不到300人。“像这样的农村小学校在以前是最头疼的。学校里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多对学习没有热情,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这样的学校拎出几个好苗子,比登天还难。”綦江区教委副主任王毅说。
如今,你再看这里的学生,早已是天壤之别。初三(1)班的11名学生分成了4组,相聚而坐。他们时而争论,时而合作。语文课上,个子最小的黄伟已经第三次站起来了,“老师,这个问题我有其他的看法”。声音洪亮而坚定,这和他之前上课睡觉的表现相比,真是判若两人。
在如今的綦江农村学校,享受课堂和提高分数并不矛盾。“学生全都动起来了,成绩噌噌往上涨,中考成绩比入学成绩提高的学生大有人在。一些学校从薄弱校一跃进入全国课改名校行列,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綦江区教科所所长赵小平说。
课改不单改变了课堂,改变了学校,更改变了教育
当然,綦江人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成绩。区教委提出,学生必须拥有健体、写字、读书、演讲四项基本素质;同时,还要学会两项体育技能,掌握“X”个艺术特长或劳动技能。
为了健体,50分钟的大课间,綦江每所学校都坚持开设。学生和老师们一起,跳竹竿、踢毽子、打沙包,久而久之,这些农村娃娃竟玩出了彩。在新建小学,近300个学生每天一起跳绳,人人都会双绳跳、套绳跳、连队跳,看得人眼花缭乱。
更为精彩的是“2+X”的课堂,内容丰富甚至超过大城市的好学校。綦江中学的学生忙于搞各种小发明,城南中学的学生制作科技航模,书院街小学的孩子用矿泉水瓶自制保龄球,升平学校在课堂上教学生做饭、缝衣等生活自理技能,陵园小学在精心创作綦江闻名全国的少儿版画……
就连山村小学三会小学,那里的“2+X”课堂也让人赞叹不已。教师因地取材,取竹入课堂,让学生用竹编生活用品,小背篓、小畚箕,精巧实用;用竹制作的匾画、绿蛐蛐,栩栩如生;挖竹根造曲棍球棒,剖竹蔑编曲棍球,孩子们玩起来就没个够。
在綦江,规模大的学校可以开设50多门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即使是规模最小的学校也有10多门选修课。学校还聘请了社会各界的能工巧匠担任辅导教师,开发学生喜爱的各项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天赋、兴趣、特长,任意自选,自主学习。
丰富的课程让綦江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仅綦江中学就有40多项学生发明获国家专利。城南小学的机器人制作,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奖。在小学毕业生体育、艺术、科技、劳技非纸笔抽测中,綦江城乡学生的优秀率达42%,合格率达85%。
“过去我怕上学,现在我想上学。在这里,我玩得很开心、学得很愉快,就连放学了都舍不得离开心爱的校园。”三会小学学生李可文的一句话最能表达这场课改给农村学生带来的变化。
“从开始的到处学课改,到现在的自己做课改,綦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路。什么是成功的课改,可能就是学生毕业了,走入社会时还记得住、用得上的教育。”说起课改给綦江农村教育带来的变化,高思成自豪地说。(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