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港 记者 胡晓春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滨海新区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辐射中国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按照中央要求,滨海新区将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滨海新区要在全市“三个层面”联动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好服务辐射作用,是中央和天津市赋予滨海新区的重大使命。围绕这项任务,滨海新区从产业对接,功能延伸,科技和人才服务几方面入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纳入国家战略至今,这块2270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正涌动澎湃生长的能量;这片仅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万分之三的土地,已经对我国区域经济崛起产生强大推动力。同时,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发挥各自优势,梯次配置,形成合力,在产业联动、政策延伸、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滨海新区在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发挥优势 辐射带动
产业对接方面。滨海新区分别与河北、山东等地的8个城市签署经济协议,天津市人民政府还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围绕产业配套、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引导新区相关配套产业向周边区域有序转移,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另外,为市内六区规划开发滨海工业园,把新区的政策效应向区县延伸,进一步拓展了市区的发展空间。
在功能延伸方面。滨海新区进一步提升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等特殊政策区的辐射功能,加强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大通关体系,强化跨区域口岸直通与合作,为北方地区和东北亚区域大宗货物进出提供一流服务。目前,新区面向内陆城市设立“无水港”,将天津港口岸服务功能延伸到内陆腹地,减少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此外,新区正积极努力,通过有关渠道建议我国与中西亚国家联合签署通过天津港出海协议,进一步发挥对周边国家的服务作用。
科技和人才服务方面。滨海新区以建设自主创新高地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抓紧在建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建设向新区汇集。按照《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合作廊坊协议》,新区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在环渤海区域合理配置、自由流动,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支撑。